东北网10月10日讯 当大庆油田擂响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战鼓、吹响高科技新会战的号角,钻井提速,这个大庆钻探人多年来一直高唱的主旋律,再一次续写新篇章,开始演绎新时代的新节奏。
7月16日,6万多名大庆钻探人在大庆油田高科技新会战誓师大会上发出誓言:不断刷新新纪录,勇攀钻井新高峰!</P><P> 7月25日,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正式组建专家组、成立攻关队,围绕重点工程,落实责任、分解指标,加快配套研究,推进专项攻关。</P><P> 8月26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廖永远慰问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海-塔盆地前线将士,语重心长地说,要把海-塔地区的提速、提效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因为这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
9月5日,大庆钻探召开钻井持续提速工作会议,全面发动提速引擎。</P><P> 9月6日,希61-60井----海-塔盆地第一口提速试验井正式开钻,翻开了大庆油田钻井史上的崭新一页……
责任催生目标:鼓思想之翼,扬提速之帆
“实现海-塔盆地2800米左右的开发井,钻井周期控制在15天以内,建井周期20天以内。3200米左右的开发井,实现钻井周期23-25天,建井周期控制在30天以内,实现单机单队一年8个月的黄金生产时间打8口井甚至更多。”面对新的提速目标高、勘探任务重,并且远离大庆地处高寒地带,施工条件艰苦,生产组织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如果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是难以实现自我超越的。 </P><P> 9月14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总经理钟启刚深入海塔前线,和前线将士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佳节。提速,成了这个中秋以及整个季节的主题词。
只有提速、提速、再提速,才能跟上4000万吨稳产的节奏。在大庆油田开发新的布局中,海塔盆地的增储上产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程,钻井工作量激增,而井队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克服这个矛盾,只有提速!提速,这是钻井公司内涵式发展的最好注解,只有提速,才能真正满足油田开发建设的需要。它既是技术水平的体现,也是生产组织水平的体现,更因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而成为竞争力的体现。大庆钻探已经把提速作为提升综合素质的突破口,在打造“国内第一、国际一流”钻探技术服务公司的进程中,打好全面提速的攻坚战,创造一流的提速业绩,在海-塔盆地勘探开发中当好东道主、做好主力军。
大庆油田发出打好高科技新会战的号召以来,大庆钻探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钻井提速就是自己的主战场,就是支撑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着力点。公司和所属各单位层层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提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钻井持续提速实施方案,加强了生产一线指挥部人员的配备。并且通过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号召广大干部员工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保持老一辈钻探人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誓争国内第一,勇创国际一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海-塔钻井提速上来,增强了全力以赴做好提速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创新注入动力: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提速升级
海塔地区的钻井难题是塌、斜、硬。上面地层松软,容易垮塌,易造成卡钻;中间地层倾角大,容易井斜;深部地层比较硬,岩石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
但是,有了二十多年的积累,大庆钻探人在海塔地区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对地下情况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和认识。现在要做的,就是驱走这些提速路上的“拦路虎”。
9月中旬,公司总工程师邹野带领技术人员深入海-塔前线蹲点驻队,和前线将士一道开展科研攻关。广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都以一种创新思维和批判的态度审视传统的做法,发现和研究提速的问题和潜力。从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到队伍管理、设备管理、操作规程、技术水平提高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梳理,逐一总结、研究,不断改进提速方案。
攻克技术难关,举全公司之力。从公司到基层井队,从钻井到测井、录井,一个个攻关组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不断加大攻关力度,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把别人的经验学过来,把自己的优势发扬下去,无论是与其他兄弟单位的井队,还是在大庆钻探内部,形成了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
如今,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大庆钻探人的努力正在收获成效,提速取得了新的突破。海拉尔第一口提速试验井希61-60井于9月6日开钻。在施工中,钻井一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震带领技术人员认真落实技术质量措施,通过优选G506钻头,配合螺杆复合钻进,采用MWD无线测量监控井斜,以及强化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性能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钻井速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加强了生产组织和强化生产工序衔接,仅用17天就钻完2820米进尺,比以往钻至同等井深,至少提前10天以上,创出了“新海塔速度”。。
在塔木察格区块,钻井五公司通过推广应用PDC复合导向钻井技术,克服了该区块地层倾角大、控制井眼轨迹困难、地层可钻性差等不利因素,应用15口井,井身质量合格率100%,平均机械钻速由以往的7.79米/小时提高到了15.45米/小时,机械钻速提高了近1倍。
大庆钻探人技术提速的脚步永不停歇。为了确保实现钻井持续提速目标,公司认真按照集团公司领导提出的“三提”、“五优”要求,不断优化简化井身结构、优选钻井参数、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简化钻具结构、优化生产组织,研究制定出的提速方案,明确了技术攻关方向和主要措施,成立多个专业技术攻关小组,加强了督导和推进落实,着力在气体、欠平衡、水平井、防斜打快等方面,形成完善配套的技术系列;加快高分辨率快速测井平台研发,攻关海-塔盆地复杂储层解释技术,研发成套测井仪器,进一步提高测井解释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全力攻克在PDC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技术难题,为及时发现油气显示,提高油气层解释符合率提供保障;加快成熟配套技术以及新技术和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全面推动了钻井提速升级。 协作放大合力:发挥整体优势,决胜提速战场
海-塔钻井提速会战是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专业、多部门,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大庆钻探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全员参与、协同作战、全方位提速的生动局面。
当前,在海-塔石油会战前线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队伍共有16支,测井占全部参战队伍的100%,录井占60%以上,固井占70%。公司总经理钟启刚、党委书记林宽海等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扬“三个面向、五到现场”和“事不转手、事不过夜”的优良传统,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措施有效,确保提速工作有序推进。公司各单位前线项目部建立集中管理模式,根据生产需要,统一组织,加强协调,对队伍、装备、物资等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合理调配使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做到资源配置最优化。同时追求相互配合最优化,各专业、各部门树立大局观念和团队意识,增强工作的计划性、预见性,在工作中相互理解,密切协作,有序衔接,确保生产运行顺畅高效。集团公司和油田各级领导多次深入海-塔一线慰问,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各参战队伍坚持一个目标一股劲、一个整体一条心,优化生产组织,不断靠科学管理促进提速的动力。
钻井一、二、五公司针对海塔探区的施工特点,提前勘查上井路线,加强与指挥部以及测井、固井、录井、运输等兄弟公司信息沟通和反馈,把握钻井生产进度、超前组织,确保了钻井生产的高效运行。40582、40103钻井队在贝63井、乌46井搬家中,均仅用2天就实现开钻,创出了海拉尔大型井架钻井队钻前时间最短的好水平。测井一公司密切与各钻井公司配合,跟踪了解生产动态、钻机分布情况,更新充实新设备,缩短测井时间,保证测井一次成功率。钻技一公司不断增强海塔项目部施工服务实力,抽调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干的人员充实到前线,更新了9台固井专业车辆,设立专人每天与钻井公司保持沟通生产情况,确保及时完成固井任务。录井一公司克服PDC钻头钻井速度快,给录井带来的难取样、难识别、油气显示难发现等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齐、全、准地录取地质资料,又及时为钻井队提供工程事故预报,切实有力支持钻井大提速。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铁人队伍勇向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参加海-塔提速会战的广大干部员工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秉承“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念,抢抓历史机遇,讲求科学,勇于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目前已经完成57口探井和开发井,平均钻井周期比年初提前7天,创出了海-塔探区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