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学习科学发展观 |
东北网10月14日讯 (记者 邵奇) 作为第一批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10月10日召开由总局、分局、农牧场、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400余人的动员大会后,又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集中封闭学习。14日,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展开。大家边学习,边查找问题,边制定发展思路和整改措施。
今年,垦区启动了3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拟到2012年把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到330亿斤以上,粮食商品量提高到300亿斤以上,满足1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建成能够长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地。
在讨论中,大家认为,垦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如期实现三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战略目标。在学习讨论中,大家认真查摆了在建设三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优化种植结构、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农机装备工程、仓储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制约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制定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优质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在垦区现有1545.1万亩水稻、600.9万亩玉米、67万亩马铃薯的基础上,再增加水稻面积100万亩、玉米面积50万亩、马铃薯60万亩。
二是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两江一湖”灌区和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和改善水田面积1000万亩。同时,着力解决松嫩平原旱作农区水利设施薄弱问题,加快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使旱田灌溉面积达到500万亩。
三是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在现有206个现代农机作业区的基础上,再建设300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在覆盖垦区3700万亩耕地的同时,为周边农村代耕作业3000万亩左右,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四是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继续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重点推广“十大”栽培模式和“十大”新技术,加快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加快新品种推广,优良品种覆盖率100%,使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73%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
五是加强粮食处理和仓储设施建设。加强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玉米晾晒、烘干、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晒场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米,烘干能力达到80亿斤,仓储能力达到100亿斤,建设粮食银行,促进粮食均衡销售、均衡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