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尔滨市长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研讨班结业式的讲话
2008-10-16 10:51:5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张效廉(2008年10月10日)

  历时三天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就要圆满结束了。根据宇新书记的指示要求和市委常委会的安排,我代表市委作一个简要总结。

  一、主要收获

  三天来,集中认真学习了锦涛总书记、家宝总理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也集中认真学习了炳轩书记、战书省长等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意见精神,认真学习讨论了宇新书记代表市委所做的动员报告,同时按照研讨班和第一批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集中阅读和深入学习研究了中央、省委、市委有关文件和必读书目。学习期间,大家以交流、研讨等方式,真情袒露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新理解、新认识,开诚布公地指出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启发式地交换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刚才,5位同志做了专题发言,很有代表性。本次研讨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形式新颖,学习认真,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研讨班突出的特点是“三个好”:第一,是宇新书记动员报告好。报告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强有力的动员,又是针对性的部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精神,又紧密联系、切中哈尔滨实际,是一个指导哈尔滨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稳健地推进科学发展实践工作的好报告。第二,是专题研讨组织安排好。市委组织部工作主动,谋划科学,安排周密,提高了学习和研讨效果。市委党校全员上阵,周到服务,为研讨班创造了舒适、安全、愉快、清静的学习环境。第三,是学员心得体会好。本次专题研讨班虽然时间很短,但收获却很大:一是进一步加深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大家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体现,也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我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大家一致表示,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得失;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查找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完善体制机制,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家普遍认为,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决策,高屋建瓴、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是适应新形势、谋划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恰逢其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大家普遍感到,中央和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以及方法步骤和批次安排都十分明确,总体安排科学,方法步骤合理,为我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三是进一步增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几天的学习研讨,大家思路渐趋清晰,重点日益明确,行动的共识不断巩固累积。大家感到,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本领。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和更加丰硕的成果,奏响科学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四是进一步领会了组织好、领导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严肃性和创造性。大家一致认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在新形式下开展的又一次思想教育运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重要职责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讲党性、守纪律、尽义务,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做到思想重视,态度端正,学习自觉,查找问题认真。大家一致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好学习实践活动,坚持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坚持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穿始终,坚持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坚持把领导带头、典型示范贯穿始终,切实在“三个着力”上下功夫,创造性地开展科学发展实践。

  本次专题研讨班虽然即将圆满结束,但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刚刚开始。各级领导同志要继续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和宇新书记提出的具体要求,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好、落实好,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制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几个重大关系

  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哈尔滨正处在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在科学发展轨道上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问题,有两个观点需要把握:第一是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哈尔滨市机遇大于挑战;第二是哈尔滨市受国际市场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的特大型城市之一。只要我们头脑冷静,应对得当、工作扎实,我们在长时期内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因势利导,抢抓机遇,综合施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又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六个重大关系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扩大经济总量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着力推动更好更快发展。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总量和质量辨证统一,既互为条件,又互相制约,不断扩大总量是持续提高质量的必要前提,不断提高质量也是持续扩大总量的重要条件。欠发达、总量小仍然是哈尔滨市的基本市情。宇新书记指出,“发展慢、差距大”是哈尔滨最为突出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不快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不快,就很难好起来。从总量上看,哈尔滨市GDP已突破2400亿元,但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总量仅排在第12位,增速居于末位。从增量上看,去年GDP增量超过了340亿元,增量相当于牡丹江的总量,对全省的贡献很大。但我们发展快,别人发展的更快,去年沈阳、大连的增量分别超过了590亿元和560亿元,临近的长春增量也高于哈尔滨市5亿元。从质量上看,哈尔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东北四市中仅高于长春,实现利润在东北四市中居倒数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在东北四市中均居末位。哈尔滨市发展慢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义,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原则,坚持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努力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加快发展、更快发展。一要用大投资拉动更好更快发展。投资是牵动发展的“火车头”。目前,哈尔滨市投资增长虽然很快,但是,与15个副省级城市比较,总量小、增速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今年1-8月份哈尔滨市完成投资496.9亿元,同比增长26.5%。同处东北地区的沈阳完成投资就超过了1700亿元,大连1756亿元,长春1042亿元。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是哈尔滨市发展阶段的需要,要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和合理规模。扩大投资必须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大手笔、宽思维,在“创”、“引”、“活”上做文章、谋出路。即:大胆创新投融资方式,更多地采用BOT、TVB等现代投融资模式引进投资、扩大投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更大力度地推动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加工、物流、金融、旅游、房地产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激活社会积淀的民间资本。今年8月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3800亿元,存贷差超过1200亿元。这些民间资金相当一部分处在“休眠”状态,如果这些资金一旦被激活,将释放出极大的经济能量。二要用大消费牵动更好更快发展。哈尔滨市消费水平在东北四市当中处于中游,去年,哈尔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6亿元,在东北四市中居第2位,但哈尔滨市人口最多,消费的档次、水平较低,人均、户均水平也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在发展当中惠及人民,增加消费能力,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要用高科技推动更好更快发展。去年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6%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并且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即未来三年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要实现翻番。推动科学发展更好更快,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让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四要用大创业促动更好更快发展。先进地区发展的一条共性经验,就是推动全民创业、培育民营经济,并纷纷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政策,比如,深圳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的若干规定等系列政策,南京市也推出了进一步鼓励初始型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等系列政策。哈尔滨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创业氛围不浓厚等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更好更快的最大障碍。我们要从主要依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传统抓法中解放出来,放手、放胆、放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从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传统文化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政策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要从落后的管理体制影响中解放出来,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只要有利于发展,就不能轻易说“不”,而要多指出“行”的路径、“通”的办法。


 

  第二,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着力选准事关更好更快发展全局的突破口。促进全面发展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但在现阶段,我们要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工作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环节,用足用好既有的财力、人力、物力,有重有轻,有急有缓,协调推进,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要全力抓好具有牵动作用的大项目。大项目是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根本保证和可依靠的载体。近年来,我们采取公司化模式和市场化手段,相继启动实施了轨道交通、危棚房改造、风电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但是,项目储备不足、推进执行不到位、落地规模不够大等问题,仍然是哈尔滨市大项目建设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科学发展更好更快就无法实现。必须集中力量,全力突破。要超前谋划大项目,重点围绕有助于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有助于提高承载能力和体现环境竞争力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有助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公共服务或民心工程,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要着力突破大项目建设“瓶颈”制约,通过调整用地方式和降低用地门槛,以土地集约利用和存量盘活实现用地扩容,提升用地效率和效益;通过打造投资、资产管理、资本运作高度统一的投融资平台,增强项目建设资金的融通能力。要强化大项目建设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大项目“包保责任制”,采取“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方式,加快大项目建设进度。二要全力抓好具有支撑作用的大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优势产业支撑。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哈尔滨市的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和化工四个优势产业已占到工业总量的80%以上,其中食品工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去年实现产值345亿元,增加值112亿元,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4%。面向未来发展,我们要在优势产业培育上做出更大的努力,重点在“三个一”上下功夫。第一个“一”:就是要瞄准一个目标,着力构建“533”产业格局,即继续壮大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绿色食品、医药和化工五个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个新兴战略产业,着力培育成长性好、具有发展空间的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三个服务业。第二个“一”:就是抓住一条主线,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扩散和渗透,精心打造一批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产业群,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个“一”:就是培育一批知名品牌。目前,哈尔滨市共有13家企业的16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占全省中国名牌总数的44.44%,但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4位,仅高于长春。我们要把名牌产品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着手制定品牌经济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巩固提高已有品牌,培育创造新品牌,切实增强名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要全力抓好具有领军作用的大集团。大企业集团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振兴的主导力量,是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哈尔滨市的大企业、大集团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优势并不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100多户,仅是沈阳的四分之一、大连的三分之一;工业企业产值超过百亿的仅有哈电站、哈药和哈石化3户企业,仅是沈阳和大连一半。为此,我们要在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上下更大的力气。要遵循“二八”法则,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大企业流动,促进工业资本向大企业集聚,推动一批大企业迅速形成规模优势。要优先为大企业争取和落实国债项目、企业重组、技改贴息和上市融资等政策,促进一批大企业快速增强竞争实力。四要全力抓好具有战略布局调整作用的大载体。工业园区和新城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哈尔滨市启动了“两区一廊”建设,即群力新区、哈西新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目前,群力新区已全面启动,实施了群力大道、群力桥、绿化景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预计今年开发建设的投资将达到14亿元,力争3-5年完成启动区路网、景观和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哈西新区的哈尔滨西站基础设施工程明年也将启动实施;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启动区启动面积达到3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到309个,累计完成投资20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9%,项目投资1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1%。但是,这些新区的规模还不大,集聚功能还不强,必须要加快推进。要按照“做空间、干项目”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和组织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两区一廊”要素集聚力和产业承载力,重点抓好呼兰河工业示范园区、航空和汽车产业城以及重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拉动力。

  第三,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着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就是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抓好当前、解决发展不够快、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又要谋划长远、解决可持续、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近年来,哈尔滨市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力度,在节能、节水、节材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我们不能只要“金山银山”,不保护绿水青山。要继续加强两型社会建设,推进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一要把节约利用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形成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使节约能源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二要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要重视“三重”(重要领域、重点地域、重点流域),严把“两关”(项目入口关和出口关),做足加减法,坚持有保有压。要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耗能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淘汰企业落后产能。要继续推进工业经济生态化改造,重点解决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和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小炼油厂、小冶炼厂的污染排放问题,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削减和控制排污总量。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大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要深入实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在造纸、塑料、电镀等高污染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要加快启动建设市开发区和利民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专业园区,努力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四要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松花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纵贯中俄两个大国的国际河流,松花江流域保护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要尽快推动国家松花江24个规划治污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烟尘、扬尘、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要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要继续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植树造林,力争在3年内基本完成平原绿化和城镇村屯绿化工作。


 

  第四,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随着城市的发达而愈显重要。哈尔滨市拥有其他同类大城市难以比拟的大农村,农村地域广阔,农业资源丰富,城市发展有着极大的纵深腹地和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城乡互动还是低水平的,而且建设好中心城市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任务都仍然十分艰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统筹城乡,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城乡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互动互惠、共赢共荣。一要统筹城乡规划。科学全面的规划,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在一些部门的发展规划中,还没有达到城乡一盘棋的要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中城乡二元分割的印迹。要按照规划构建1小时都市圈的要求,加快制定完善城乡交通体系规划,重点结合“村村通”工程,搞好公路网络规划;加快制定完善城乡产业规划,引导形成城乡互动的、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制定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着力建设城乡一体的“水网”、“气网”、“电网”、“信息网”和“生态环保网”;加快制定完善城乡用地规划,把城乡所有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进行统一的区划和布局,着重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和整理。二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要立足于实现农业科技进步,有效利用城市的技术、科研和信息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农业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打破城乡产业分割,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把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产品初级加工业等涉农工业向县(市)工业园区转移;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向农村延伸,积极开拓农村市场。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不断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是哈尔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发展最快的时期,仅水利建设一项,从“九五”时期至今就投入了42亿元;农村公路通乡率和通村率分别由2002年的13%和16%提高到了现在的91%和55%。但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依然突出。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搞好以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继续加快县城、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交通、物流、公用设施服务网络,尽快实现区域共建、城乡联网、设施共享。四要统筹城乡改革。正在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进一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遵循自愿依法有偿原则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要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要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要求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切实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新型信用机制和农业保险机制。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第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着力追求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相互印证,统一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发展经济是基础、是手段,改善民生是目的、是理想。去年以来,我们兼顾普惠制和特惠制,启动了“套餐式”民生计划,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民生改善的历史欠账较多,与发达地区相比,哈尔滨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人民得实惠的要求,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要努力固化就业再就业这个民生之本。近几年,哈尔滨市国企下岗职工大部分实现安置,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但继续保持就业快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必须努力把经济发展的过程作为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就业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就业和再就业。二要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近年来,哈尔滨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城镇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88.7%和7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4%以上;10.3万户、20.2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标准比2002年增长50%,达到每人每月300元;11.7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标准比2002年增长7.14倍,达到每人每年900元;集中供养标准由2002年的1590元提高到26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2002年的910元提高到1800元;专项救助已由原来的10项增加到14项,基本上覆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等突出矛盾。今后时期,社会保障需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规模人口流动、就业方式多样化等许多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突出抓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重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三要努力实现住房保障这个安居之愿。去年,我们潜心筹划并于今年全面打响了“危棚房改造歼灭战”,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主城区内530万平方米以上危房棚户区改造任务的目标,彻底解决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以下家庭的住房问题。通过“预约式拆迁”、政策集成创新、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创造了年拆迁面积最大和涉及户数最多的两个“哈尔滨建设更新史之最”,并实现了拆迁“零上访”。我们要继续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针对城乡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等实际问题,进一步健全城市廉租房、住房公积金和经济适用房三项制度,进一步加快推进“两棚一草”改造进度,同时逐步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最大限度地体现“住有所居”。四要努力发展社会事业这项民众之福。近年来,我们立足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乡范围内已经全部实现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6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教育,6000余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免交杂费的资助,为3万余名农村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为1万名城市享受低保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初步形成了以流动图书馆、演出服务网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有了明显进展,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面达70%。我们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进一步扩大社会进步成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集中力量办一些让社会公众满意、给教育发展增添动力的事情。坚持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要切实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提高人民体质。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的文化需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高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第六,正确处理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的关系:着力营造奋发进取、创新务实推动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主观和客观在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范畴是辨证统一的。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深受国际经济形势剧烈波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空前严峻的深刻影响。面对诸多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我们必须做出更多的主观努力,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昂扬奋进、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动更好更快发展。一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引领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和灵魂。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今天这样硕果累累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思想解放上的差距。解放思想没有休止符,没有停靠站。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百舸争流的态势,面对经济欠发达、历史欠账多的现实,我们更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奋起直追。当前,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必须坚决破除,彻底转变。具体说,就是要做到“五破五立”:即,破除安于现状、盲目乐观的思想,树立时不待我、能快则快的观念;破除单纯追求速度、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的思想,树立好字当先、又好又快的观念;破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建设的思想,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观念;破除地方主义、本位主义的狭隘思想,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大局观念;破除追求个人政绩、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要让解放思想始终成为哈尔滨市改革发展进程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成为科学发展最为强劲的动力。二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科学发展。当前,一些干部对科学发展观一知半解、对科学发展实践不够自觉、对更好更快发展将信将疑,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等。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已明显落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谋划科学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构建和谐社会当从一点一滴做起。“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推动各项工作,心无旁骛,埋头苦干,把全部的心思用在科学发展上,把全部的精力投到狠抓落实中,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要有一种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干劲和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闯劲,以实干的精神推动兴市富民。三要以更加完善的机制保障科学发展。宇新书记在动员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决策反馈机制、决策责任追究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这些长效机制不仅是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要求,也是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哈尔滨市各项工作重要的政治、组织和制度保证。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和出台相关的机制,并要随着活动的深入,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把上级要求、有关规定和群众意见固化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体系,通过其导向、规范和监督,确保依法行政,消除管理盲区。各部门也要结合各自的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将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严明的制度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转。四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近年来,哈尔滨市在改革开放上迈出了重大步伐,国企改制基本实现了省委提出的战略目标,并启动了集体企业改革试点,率先在东北三省完成企办校分离工作;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额增速分别达到12%和18%以上。但是,必须看到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协调、不可持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矛盾和问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等矛盾依然突出,必须依靠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当前,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积极推进“三供”(供水、供热、供气)和“三公”(公共交通、公共环境、公共医疗)等公用公益事业企业化改革。要全面推进与经济领域改革相配套的其他领域改革,尤其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筑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重点扶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哈字号”骨干外贸企业集群。要继续搭建和利用好哈洽会、冰雪节等对外开放平台,扩大引资与技术合作的规模,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近期工作部署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仅要通过学习和深化理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调整长远的发展思路,最终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当前工作入手,从现在做起,推动经济社会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以突出的工作业绩为学习实践活动创造一个良好开局。一要全面并力争超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现在距离年底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收尾和攻坚阶段,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全市上下特别是首批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要统筹兼顾,弹好钢琴,按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并努力超额完成市十三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凡是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的,要在全市范围内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一些全局性的重点工作,牵头部门要采取跟踪督办、倒排进度的方式,强化督察考核,按天、按周、按月监督推进。主要领导要负总责,身体力行,带头抓好落实,每个大项目、大工程都要有相应的推进班子和队伍,千方百计保证推进实施和落实。对于季节性较强的工程项目,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督促施工企业加快建设进度,争取在封冻前完成室外作业,确保工期。二要抓紧谋划明年和未来工作。明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四年,也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关键之年,谋划好新一年工作,搞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衔接至关重要。各单位和部门要围绕科学发展,在充分调研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重点谋划好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的发展问题,尤其要着重研究主导产业培育、新农村建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公共服务功能等事关哈尔滨市全局的大思路、新对策。工作目标要更高一些,创新力度要更大一些,特色亮点要更多一些。要围绕改善民生进行谋划,把解决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摆在首要位置,研究和推出符合群众期盼的惠民行动;要围绕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谋划,动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超前研究化解不利因素冲击的对策,最大限度地放大和利用好比较优势,防止哈尔滨市经济出现异常波动特别是大起大落;要围绕拉动经济发展上项目进行谋划,及早组织、筛选、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招商引资包装策划等前期工作,为引进和新上项目做好铺垫。三要切实抓好当务之急的几项重点工作。近期,国内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领域的责任事故频发,河北“三鹿奶粉”、山西尾矿垮坝、深圳歌舞厅火灾、河南登封矿难以及鹤岗煤矿爆炸等事件接连发生,引起了中央领导的严重关切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虽然政府强力问责,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但广大群众的反响仍然十分强烈。食品和生产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始终绷紧这根弦,一定不出大问题。要以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食品和生产安全工作。要继续推进以奶制品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力量在食品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上加大整治力度,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隐患。要狠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责任,强化隐患治理和应急管理,对短期内难以排除的重大隐患要明确专人死看死守,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平安。年终岁尾是刑事案件的高发期,要继续采取全警大巡逻、四门落锁等防范措施,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监控,加强对群体性节庆活动的管控,坚决杜绝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要认真细致地搞好大冬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冬会已经进入倒计时,有关方面要紧锣密鼓、加快推进,每个环节都要从细、从严把关,重点环节要提前演练,确保大冬会顺利圆满,万无一失。要做好群众御寒和取暖工作。今年供暖燃煤价格涨幅较大,供暖企业面临的问题较多,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群众取暖和御寒可能要成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抓好燃煤采购、储运和调度,确保城市居民都能住上暖屋子。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群众和在校困难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及时把专项补贴发放到他们的手中。要抓紧抓好惠民工程。认真落实年初确定的30大项、60子项的惠民行动,切实履行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努力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同志们,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推动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全市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科学的理论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为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