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9日讯 10月,走进肇东市的乡村,一条条通村路直通家门口、一股股自来水清清润民心……而这仅仅是该市以民为本建新村的一个剪影。
年初以来,肇东市累计投资3亿多元推进通村路、自来水、卫生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屯环境治理五大工程建设,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路通人心顺
为了解决农民的出行难题,肇东市积极争取资金,鼓励社会捐资,继续加大通村路建设力度。计划投入1亿多元,新建白色水泥路400多公里、红砖路200多公里,上半年,已建设白色通村路148公里,硬化屯内道路132公里,到年末将有131个村实现村村通,占行政村总数的70.4%,农民的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说起这房前屋后的变化,跃进乡共富村的张宏庆话匣子就打开了:“以前我们家前后全是土路,出一趟门,车都快把人颠‘散架’了,遇上个连雨天就得眼瞅着挤完的牛奶坏掉,现在可好了,自从修了水泥路,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了!”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这个市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时,一并签订廉政建设合同,确保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同时大力推行“四个一”监理模式,即每条施工路段由一名专业监理人员、一名乡镇主管领导、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村民代表联合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清泉润民心
手捧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太平乡群利村党支部书记闫秀萍心里乐开了花,和她一样,今年这个村的600多户农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为改善农村人口生活水质,这个市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今年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把规划设计、资金落实、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四道关口,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让农民受益一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顺利进行。
上半年,这个市整合资金600多万元为农民打饮水井31眼,新增自来水农户1200户,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25%左右,甘甜的自来水让农民切身体会到了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实惠。
看病不再难
为了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城的目标,肇东市全力推行乡村管理一体化、县乡医疗集团化、区域卫生和谐化的管理模式,并完善以两大医疗集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卫生服务新格局,大大提高了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效能。
这个市整合资金建设的12所乡镇卫生院,年底前即可交付使用。改建、扩建了43个农村卫生所,到年底,全市236个农村卫生所中将有50%达到规范化标准。
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逐渐扩大。今年这个市参合农民47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1.2%。截至6月末,住院报销人数达8403人,同比去年增长78%,医药费补偿总额达665万元,同比增长87%,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村容变整洁
微风送来淡淡的青草芳香,鲜花掩映的水泥路平坦干净,走进昌五镇金安村,呈现眼前的是一幅恬静的田园风景画,昔日污水横流、尘土漫天的不雅村容已成为历史。
农村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肇东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村屯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突出抓“四清、三改、三净”,即在全力清理垃圾、清理柴草、清理粪便、清理路障的同时,积极推进改灶、改厕、改圈,最终达到道路净、庭园净、村庄净,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目前,这个市共清理农村垃圾2.4万吨,拆除不规格院墙、栅栏近8万延长米,硬化排水边沟1.5万延长米,造林4000亩,新增沼气等清洁能源用户2000户。涌现出了以昌盛村、安业村、曲乡村、长江村等试点村为代表的路平、沟畅、墙直、空气清新、庭院优美的典型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