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光灿烂的名人圈,事业与家庭在更多情况下是对立的,是只可取其一的。而对于敬一丹而言,事业与家庭就像女人生命中幸福天平的左边与右边,两边都是那么的重要,在为自己的事业赢得辉煌的同时,她也要把自己的家经营得温馨和睦……
敬一丹的婚姻是美满的,从恋爱到结婚,再到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两个人一路携手走来,每段回忆都是那么的甜蜜和幸福……
当知青的日子结束后,敬一丹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工作。那时候,敬一丹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但追求上进、喜欢挑战自我的她并不满足,一心想考取研究生。当时,她已年近30,而且英语基础很差,因此连续报考了两次都铩羽而归,但敬一丹并没有放弃。
1985年春天,哈尔滨依然冰天雪地,但敬一丹的内心却像火一样热烈,她满怀憧憬地第三次走进了考场。就是这次考试,不仅使她梦想成真,而且还收获了一份甜美永恒的爱情。
在考场上相逢的王梓木,最终成为了她的恋人,更让这对年轻情侣感到幸福的是,他们同时考上了研究生,而且考取的都是北京的院校。敬一丹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的研究生,而王梓木则被清华大学经济系录取为研究生。
1985年秋天,敬一丹和王梓木双双来到了北京求学。在举目无亲的北京,这对清贫的学子相依相偎,彼此是对方最温暖的依靠。这年10月,王梓木和敬一丹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以后,他们的家里充满了温馨。在读研究生的3年时间里,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也时常抽出点时间,去香山观赏红叶、到北海划小船、到潭柘寺看松林。那段时光既幸福又甜蜜。
如果说相恋、相爱,是婚姻幸福的第一步,那么婚后敬一丹夫妻间在事业与生活中的互相支持与理解,则是他们的婚姻至今仍然幸福美满的最重要因素。
敬一丹研究生毕业后,曾经留校任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在大学里当老师,既可以照顾家庭,又显得十分体面。可敬一丹并不满足于当一个教师,她的内心还有一个愿望,特别想到新闻第一线去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丈夫是了解敬一丹的,在知道了她的想法之后,他用言语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支持:“你去电视台吧,去做你愿意做的事情。”
虽然新闻工作不是丈夫的专业,但是他仍然十分关心敬一丹主持的节目。不管他工作多忙,只要是敬一丹主持的节目,他都坚持看。而且每次他看完之后,都要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提一些意见。可以说,敬一丹在主持水平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浸透着她丈夫的汗水。
与敬一丹的事业蒸蒸日上相比,她的丈夫在事业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年轻的王梓木当时任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经常出国考察、下去调研,政治前途不可限量。但就在这个工作顺风顺水的时候,王梓木却决定辞去公职,开始做自己的事业。和许多人一样,敬一丹也对丈夫的选择表示不理解,她与丈夫认真地进行了一次谈话,王梓木对妻子说:“一种工作做久了,人都会产生惰性和厌倦心理,失去前进的动力,我想另外去开辟一番新的天地。”多年的相濡以沫,使敬一丹深深地理解了丈夫。是啊,人只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才会幸福;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才会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