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大庆市社区建设纪实:温馨家园让居民乐起来
2008-10-20 09:29: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郭铭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0日讯 大庆市共有29个街道办事处,222个社区居委会。几年来,社区建设已从夯实基础、完善功能进入全面创建和谐社区阶段。社区成为党和政府执政的基础、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公共事务管理的平台、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大庆市先后有18个社区被评为国家级文明小区,5区1县被评为国家或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并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

  居民作主议事

  大庆市委、市政府依靠居民管社区,真正让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重大事项居民定,各社区成立社区居民代表会,定期研究决定小区改造、社区财务收支等事项,增强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难点问题协商办,各社区成立由居民代表、居委会成员、企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构成的社区协商议事会,共同管理社区事务。让胡路区西宾街道长青社区,小区菜价一直高于其他小区,经多方走访调查,通过协商议事会,在小区内建立了蔬菜超市,如今小区菜价物美价廉,使居民在推进社区建设中得到实惠。

  热点工作居民评,各社区建立公开办事制度,设立公示栏,接受居民监督。龙凤区龙凤街道凤祥社区开展的评议物业企业活动中,对居民意见较大的物业公司领导进行了弹劾。社区的“官”居民选,2007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市民政局组织全市222个社区全部实行直选,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分层差额选举,参选率达到80%。

  服务网点遍布

  大庆市委、市政府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实施政府工作重心下移与社会化服务并举,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职能部门工作延伸到社区。大庆市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政、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司法、公安、消防等22个部门、单位的职能相继延伸至社区。卫生进社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9个,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邮政进社区,24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报刊、包裹和信件投递服务;法律援助进社区,义务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共接待居民2万多人次,协调解决各类纠纷2100多件,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金融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延时服务、家庭理财、金融咨询等。服务网点遍社区。12000多家社区服务网点,开展家庭保洁、职业介绍、医疗保健、就业培训等10个类别的服务。服务热线连社区。开通“96760”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居民只需拨打96760这一电话号码就可以得到配送、代办等各类服务。

  文明健康生活

  大庆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大力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繁荣大众文化,让居民“乐”起来。以秧歌队、太极拳和木兰扇表演队等为主要内容的小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社区文艺团队发展到310多个,成员11000多人。社区安装健身器154台(套),3000多件,让居民有去处。开展社区教育,让居民“学”起来。建立社区图书室118个、书报销售网点130多个,开办市民学校145所。倡导居民互助,让人际关系融洽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邻里互助网”建设,在社区层面建立服务站,真正实现把百姓需求解决在基层。

  矛盾化在基层

  大庆市委、市政府把社区作为第一道防线,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化在基层。

  打造就业“蓄水池”。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222个,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万多人次,推荐安置3万多人就业。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送技能、送资金”的五送活动,扶持1300多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建立救助保障线。社区协助民政等有关部门,实施集吃、住、就医、就学、就业等“十位一体”的综合救助。构建社区安全网。全市共建立社区警务室183个,组建治安巡逻队502支,有5300多名退休职工参加义务巡逻,形成警力防范与居民自治防范相结合的社区治安网络。

  共建怡人环境

  大庆市委、市政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建设社区的强大合力。

  政企合力建设社区。大庆市社区建设启动之初,492个居委会仅有58个简陋的办公场所。为解决老城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难的问题,市政府实行资源共享、政企共建。目前,市区181个社区全部解决了社区办公场所和活动场所。2002年市政府列专项资金,建设了大庆社区网,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市、区、街、居四级联网。部门联手治理环境。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改造居民区110个,修建休闲广场和街心公园32处,植树造林128万亩,人均绿地面积达8.2平方米。居民参与保护环境。积极发动居民投身创建活动,共成立义务护绿队390多支,开展“绿地绿树认养”、“公共设施管护”等活动,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