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评论文章: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森工林区全面发展
2008-10-28 13:49:1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8日讯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科学发展观以实践为基础,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的头脑,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省委书记吉炳轩和省长栗战书在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我省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对于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具有重要作用。

  我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森工林区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森林总蓄积约占全省的二分之一,有155万多林业人口。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森工生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很大成绩。突出表现在:一是林区经济有了新发展。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森工林区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55%,产业总产值由1997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16亿元,工业增加值由1997年的28.3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90.8亿元,企业总资产由156.91亿元增加到186.87亿元。二是生态体系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截至2007年,森林面积增加1193.25万亩,比实施天保工程前增加10.63%;森林蓄积增加7910.2万立方米,比实施天保工程前增加13.44%。建立了省(部)级自然保护区18个,保护面积100.6万公顷;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41处,总面积116.4万公顷。木材产量由1998年的670万立方米调减至2007年的407万立方米,累计减少2245.6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资源3574.3万立方米。三是改革开放获得了新突破。成功探索并实施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改革,开展了伊春林权制度试点改革、清河林业局内部政企分开试点改革、资源管理体制试点改革。深化了产权制度改革,对林业局事业单位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改革。四是社会进步和职工生活达到了新水平。分流安置富余职工23.3万人。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健全。职工年均收入由1997年的2490元提高到2007年7635元。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仍然较多,有些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森工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尽快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森工林区的全面振兴。

  第一,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推动森工产业发展。森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战略发展高度,把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巩固木材生产传统产业,夯实森林培育基础产业,做优具有绿色特色的多种经营产业,做强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主的林产工业,做大森林生态旅游业,尽快形成多元互动、多业并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实施龙头牵动和品牌拉动战略,立足林区资源优势,围绕精深加工,加强资源整合,打造企业龙头,培植一批资源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产业牵动力大、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要全力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区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完善的林区社会体系的“四大体系”,着力发展木材生产传统产业、森林培育基础产业、林产工业骨干产业、多种经营绿色特色产业、森林生态旅游朝阳产业的“五大产业”,加快实现由国有经济为主向多元经济转变、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三个转变”。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新林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构建和谐森工。林区发展也要引入“五个指数”来衡量。一是富足指数,通过实施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开展建设“人均收入万元林场(所)”和“人均收入万元社区”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群众收入,使人均收入水平尽快赶上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幸福指数,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困有所帮。三是安全指数,达到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产安全,社会稳定。四是公平指数,保障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扩大就业再就业,保障职工群众权益。五是发展指数,加快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总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推进生态建设。要按照我省建设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生态建设,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要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林地生产力。二要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继续深化和完善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三要建立森林资源恢复的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把木材产量调减到合理定产水平,争取后续补偿政策按时到位;利用国家延长天保工程期的有利契机,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恢复,为我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提供生态保障。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进林区全面进步。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创新和强化管理促发展,不断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继续探索和推进森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改革,搞好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巩固和推进其它各方面改革,抓好扭亏增盈和节支增效。要把发展区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以工业为纽带,主动与各市县搞好局县合作共建,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拓展合作共建空间,加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互融、市场共兴,增强林业局局址、中心林场(所)所在地和旅游景区的城镇聚集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把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着力提高森工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以建设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为重点,不断提高森工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以实施“先锋工程”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建立一支勇于创新、作风过硬、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为重点,提高引领科学发展和做好工作的能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作者系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 高金芳)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