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9日讯 24日,60岁的哈尔滨市市民孙亚飞在收拾旧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五寸的“胜利”牌电视机,电视机上已经落了厚厚的灰尘。打开电视机以后,图像是模糊的,然而孙亚飞心中的记忆却一下子清晰起来:那是30年前,在大杂院里和邻居们一起看电视的情景。
孙亚飞和他的5寸黑白电视。(本图由哈尔滨市收藏家协会提供)
30年前,哈尔滨人的业余生活还很贫乏,两角钱一张的电影票在人们的生活中算是奢侈消费。于是,当时生活条件好一点的人开始把钱攒起来,等到发票的时候去买一部“小电影”——电视机,只要院里有一家人买了电视,其他的邻居都会带着羡慕前来观看,孩子们则趴在窗台上看……
30年来,哈尔滨市民生活的变化是巨大的,有的人家已经同时拥有了三台、四台电视机,5寸、9寸的黑白电视机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尘封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想电视】能在院里看的“小电影”
1978年,30岁的孙亚飞住在道外区大方里的一个大杂院里。院里子的生活很平静,也很单一。白天的时候还可以打打乒乓球、下下棋、或是看看报纸。而每到吃完晚饭以后,通常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了,大家都会集中到院子里来聊天,那时候院子里总是充满了邻居们的说笑声。
尽管当时电影票只有2角钱,可是对月工资只有30多元钱的人们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有一次,孙亚飞买了两张电影票,可是因为加班的原因没有去成,大家都感觉非常可惜。这时有人说:“现在在合作社里有一种叫做电视的‘小电影’,就像一本书那么大。这小东西可真是了不得,里面每天都播电影,要是能有这么一个‘小电影’就好了,大家就在院里看电影,再也不用买票去电影院了。”
整整一晚上,全院的人都很兴奋,大家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电视”。不过等到了第二天,大家就没有再提起这个话题,因为大家传说一台电视在500元钱左右,而且还要凭票购买,500元钱是当时一般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电视,也就成了全院人一个遥远的梦想。
【买电视】全科人一起凑钱
1979年初,身为科长的孙亚飞得到了全科唯一的一张购买电视的供应票。孙亚飞有点心动了:买吧,就是价钱太贵了,要500元钱呢。而孙亚飞这个科级干部,也只挣到每月45元2角,到哪里去弄那么多钱呢?
这时候,科里的同事提醒了他:凭当时的工资数额,谁也不可能买得起电视机。为了让这宝贵的票不作废,不管谁有了电视票,都只能动员全科人把钱凑起来,让他去买电视机,等以后慢慢再还。前一年年初,科里的另一位同事在买电视的时候,全科的人都把钱借给这个人,当时孙亚飞也出了一份呢。
于是,孙亚飞在和家人商量后,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将科里十来个人凑的钱集中在一起,拿一块手绢连同那张宝贵的供应票一起包好,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合作社。当时的孙亚飞从来没揣过这么多钱,当从怀里掏出那包带着体温的钱去买电视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手都在抖,不知是兴奋、是开心或是因为大家都愿意借钱给他的感动,还是背负债务的压力。
【看电视】大院中的“小电影”
“孙亚飞家买电视了!就是咱们说的那种‘小电影’。”当天,院子里轰动了。
当天晚上,虽然天气晴好,可是院子里几乎没有人,邻居们都集中在孙亚飞家里。1979年,哈市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只是从16时30分到20时。才15时,就有邻居来到他们家了,有的人带来了瓜子,还有的人拿来家里最好的茶叶,甚至还有邻居拿来了老白干。15平方米的小屋里坐满了人,除了老人,其他人都没有地方坐,就站在屋里望着这台电视。电视机就放在柜子上,5寸大小,上面写的都是英文,红色的外壳、黑色的屏幕,大家看不出这个小东西怎么就这么“神”。
电视节目开始的时间终于到了,当天的节目是电影《桥》,大家看得兴高采烈,就连窗台上也趴满了院里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对电视从喜欢变成了依赖,只要每天到了可以看电视的时候,大家就会准时出现在孙亚飞家里,而孙亚飞对邻居们一律欢迎,美中不足是屋子小了一点,最多也就能站20个人。
最后,孙亚飞干脆接上电线,把电视搬到院里去看。这样全院的人都能看到了,甚至有一些其他院的人,也挤到他们的大院里看电视。孙亚飞说:“院里的人都是自己好邻居,那种大家在一起看电视的感觉真开心。”
【找电视】30年前的回忆
2008年10月24日,孙亚飞家客厅里的家庭影院播着老伴喜欢看的电视连续剧,而孙亚飞则在卧室里看着自己喜欢的体育节目。此时,孙亚飞家里已经同时有了两部电视机。即使是退了休,他也经常在外面忙碌,能真正好好躺下看一会儿电视的时候很少。
这时,老伴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将这台5寸的“胜利”牌电视机找了出来。30年以来,孙亚飞家里几次更换电视,新电视机买回来就用,用坏了再当废品卖掉。唯独这台旧电视机,孙亚飞一直留在家里,经常把它拿出来擦一擦,还会跟孩子讲讲以前的故事。然而近十年里,孙亚飞没再动过它,工作忙碌,生活平静,他几乎把它和那个年代都忘记了。
旧电视上已经落了厚厚的灰尘,打开这台旧电视,图像模糊不清。可是在孙亚飞的记忆里,从前的大院、小屋和邻居们都历历在目。当天他和老伴一直在唠着以前的话题,两人一直唠着、笑着、感慨着,就连两个屋的电视机都开着,也丝毫没能打断他们的回忆。
【普及化】家家可以看电视
如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家用电器不断更新换代。据哈市权威部门统计,现在哈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6.6台。像孙亚飞家里这样有两台电视的人家已经不在少数。
25日,记者在哈市一些家电商场看到,各式各样的电视机应有尽有,而商场营业员介绍的,也不再是图像和功率,更多的则是在表述电视机的环保概念。
如今的家电讲究的是环保。记者荆天旭摄
30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哈尔滨的广播和电视覆盖率也在高速度增长。到2005年末,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8.4%,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9.4%,分别比上年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
孙亚飞告诉记者说:“与现在家里30寸的家庭影院相比,原来那个电视机真是太小了,30年来,我们的生活真的就像这电视一样,从简单到丰富,从单一到多彩。我一定会好好保存这个旧电视机,将来把它的故事讲给我的孙子,让孩子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