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专题】我省迟子建获茅盾文学奖 成惟一获奖东三省作家
2008-10-31 13:51:08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刚刚揭晓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果中,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麦家的《暗算》、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四部作品榜上有名。我省作家迟子建,亦成为惟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东北三省作家。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收获》杂志上登载,并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05年12月出版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这是我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最后一位女酋长的一天讲述了一个民族一百年的历史,展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被评论界称赞为: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更多>>


  

  
  迟
子建获奖感言:谢谢!一个人也许不该记住荣誉的瞬间,但是在这个时刻我要坦诚地说:这个时刻,这个夜晚会留在我的记忆当中。因为我觉得跟我一起来到这个颁奖台的不仅仅是 我,还有我的故乡,有森林、河流、清风、明月,是那一片土地给我的文学世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感谢大兴安岭的亲人对我的关爱,感谢推荐此书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黑龙 江省作家协会,和《收获》杂志社,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在我修订长篇时所提供的美好环境,同时在这里,我还要感激一个远去的人—我的爱人,感激他离世后在我的梦境中 仍然送来亲切的嘱托,使我获得别样的温暖。

  茅盾文学奖选择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的幸运。在此我还想说,那些没有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的一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如轮椅上的巨人史铁生先生,他们的作品也值得 我们深深的尊敬,他们的作品也依然是过去四年中,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本届茅盾文学奖的各位评委老师,感谢你们对一个诚实勤恳的写作者的厚爱和肯定,感谢你们把庄重的一票投给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相信是你们深厚 的学养和良知,与这部作品的主旋律产生了共鸣,谢谢你们!      更多>>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而设立的,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四年评选一次,被视为中国文学界长篇小说类的最高奖。本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评选范围是2003年到2006年出版的13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经过初评共有24部作品入围最后终评,包括莫言的《四拾壹炮》、杨志军的《藏獒》、王蒙的《青狐》、毕飞宇的《平原》、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王立纯的《月亮上的篝火》等。为做好评奖工作,中国作协组成了以铁凝为主任,陈建功、李存葆为副主任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历时六个月,通过初选小组的遴选以及评委会的终评程序,四部获奖作品脱颖而出。
  迟子建是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她1964年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她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出版单行本四十余部。曾三获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迟子建将小说的结构比作四个乐章:《清晨》单纯清新,悠扬浪漫;《正午》沉静舒缓、端庄雄浑;《黄昏》疾风暴雨,斑驳杂响;《尾声》和谐安恬,满怀憧憬。她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唱的一支苍凉的长歌。2004年8月,迟子建专程到根河市,通过追踪驯鹿的足迹找到了山上的猎民点,找到了笔下女酋长的原型,倾听她们内心的苦楚和哀愁,她被女酋长和女萨满的生命观深深打动了。之后用三个月的时间集中阅读鄂温克历史和风俗的研究资料,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迟子建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浸透着我对历史的思考,当然这种对历史的思考不是孤立和割裂的,它与现实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我觉得仅仅凭吊历史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能把历史作为“现实”来看待,作品才会有力量。在我眼中,真正的历史在民间,编织历史的大都是小人物。因为只有从他们身上,才能体现最日常的生活图景,而历史正是由无数的日常生活画面连缀而成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只有20多万字的篇幅,但我在里面讲述的却是鄂温克的一个部落近100年的历史,而且舞台只有一座,就是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
小 调 查

预  告
  据悉,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将于11月2日在茅盾故里浙江桐乡乌镇举行。       更多>>
四部作品上榜
您知道迟子建吗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迟子建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500万字,出版著作40余部。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等。她曾经获过两届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奖项,作品被译为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雪月牛栏》获1995年-1996年鲁迅文学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小说《白银那》获《大家》杂志第二届红河文学奖,长篇小说《晨钟响彻黄昏》获1995年东北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于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凭借散文作品《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文章不长,写她在俄罗斯一座教堂的经历,在教堂里,她看到了喜爱的画家鲁勃廖夫的壁画,然而当她从画上收回目光低下头来的一瞬,却看到了一位正在安静地打扫祭坛烛油的老妇人。她细写了老妇人的外形动作和对清扫烛油职责的虔敬,感慨道:“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发表于2005年第3期《钟山》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使迟子建于2007年10月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主要作品分类目录:
   长篇小说
   《茫茫前程》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 年
   《晨钟响彻黄昏》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年
  更多>>

 

责任编辑:宋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