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8日讯(曹秀山 记者高长利) 连日来,在东宁县三岔口镇西山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的修着水渠。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但大家干活的热情丝毫没有减低,争抢工期,争取在上冻前水渠修建完毕。
![]() |
工人们在紧张施工 |
三岔口镇是东宁县优质稻米的主产区,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渗水情况严重,水稻经常受到渴水影响而减产。为帮助三岔口镇解决此难题,东宁县财政局加大对三岔口镇农业投入力度,通过争取省农业开发办的项目支持,今年共投入资金371万元为该镇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开挖疏浚排水沟13.2公里,开挖疏浚水渠长12公里,渠道衬砌7公里(支渠2公里,斗渠5公里),改造电管站4处,更新水泵8台套,修建道桥4座,分水闸3座,节制闸1座,跌水2座,渡槽4座。
项目改造完成后,绥芬河水通过改造后的水渠直接灌入稻田,可以彻底缓解水稻渴水现象。高安村、五大队村等村屯的9000亩水田受益,水稻平均亩产可由原来的4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