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七台河因“区”制宜医疗到家 平价药房进社区
2008-11-14 10:10:5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利民 姜云龙 朱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4日讯 建市晚、基础差、医技低,医疗机构不健全、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成为多年困扰煤城七台河的一大难题。日前,七台河市针对煤城特点实施了医疗服务“走进矿区、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行动,使煤城看病难成为了历史。

  走进矿区,让矿工看得上病

  七台河大小煤矿散落在百里矿区,地处边远,多年来因交通不便,矿工看病难。为满足矿区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全市56家一级以上医疗单位,开展免费义诊,定期深入到各矿、段、队、井口为矿工免费集中体检,为重点患者登门服务,为矿工家属免费检查。针对煤炭行业易发事故的特点,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单位建立急诊急救绿色通道。针对煤矿工人生活贫困的实际,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困难矿工“爱心门诊”,建立82个“扶贫病房”,对持有贫困证、下岗证、低保证、残疾证的煤矿工人,免收挂号费、减免50%的门诊费、注射费、床费和手术费用。为使病情反复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实施“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实行电话、登门回访,提出合理诊疗、用药方案和饮食起居注意事项,使其早日康复。

  走进社区,让百姓方便看病

  针对地方实际建立送医上门通道,将社区居民相对集中的14个活动点作为服务诊疗点,每天早5时至6时30分为社区居民进行医疗健康服务,将防病治病、用药、保健等常识用图板展示,并有专业医师、专家现场为市民免费诊疗。着眼弱势群体无钱看病问题,实行“超市化”医疗服务,将每个医疗服务项目按高、中、低三个收费标准公示,由患者根据经济承受能力及个人意愿自主选择项目和医生。同时建立平价药房,拿出530多种药品,平均降价30%。为减轻患者负担,配置了12辆微型面包车,义务接送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贫困患者。

  走进农区,让群众看得起病

  农村缺医少药,小病看不好,大病看不了。针对全市乡镇卫生院投入不足、设备落后、医疗水平低的现状,开展乡镇卫生院配套建设,改造乡镇卫生院9所,新建4所,装备基础设备152台件。全市77个行政村卫生所达到60至80平方米,配置了预防保健室、诊查室、治疗室、观察室、计划生育室和药房。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全市医疗单位采取对口支援办法,市、县、区医院定期派出人员或外请专家搞讲座、搞培训、巡诊和会诊。实施双向转诊制度,小病在乡镇,大病转院,康复再转回乡镇,患者平均可节省医疗费二三成。针对每个乡镇和边远村屯不同情况,建立了由党员、骨干为主的29个义务流动诊疗队,每月进驻农村一次,同时与群众建立联系户制度,随叫随到随治疗,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和“健康顾问”。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