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9日讯 今年粮食刚进仓,农民朱世沃就把用两万元钱建造的丰碑矗立在爱辉古城黑龙江畔,以感谢30年来党对农民的好政策。今年47岁的爱辉区西岗子镇曹集屯农民朱世沃,高中毕业后,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乡务农。但辛辛苦苦干满一年,只挣了400多元钱。头脑精明的朱世沃觉得,与其坐在家里受穷,不如走出去闯闯。1983年冬闲时,他自筹了1500元资金,通过看书、查资料、拜访专业养殖人员,编写了《鸡、鸭、鹅孵化技术》的资料,在《黑河日报》、《黑龙江农村报》上做了广告;在黑河大旅社租了一个房间,办起了养殖培训班。连用两年的冬闲时间,加上卖资料,干赚了近万元。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1984年春,朱世沃与妻子除耕种100多亩责任田外,又承包了100多亩的林地。年收入一个劲儿地往上蹿,由过去的千元左右,到如今已达两万多元。兜里有了钱,他把结婚时住的土坯房翻盖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2004年,中央出台了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朱世沃打心里往外乐,“咱农民的日子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有了钱,人不能忘本啊!”随即有了一个念想,给时任黑河市市长的郝会龙同志写了一封信:“改革开放近30年,农村发生了大变化,日子富裕了,又给农民免除了中国几千年来必交的‘皇粮国税’,还是共产党的政策好啊,我要把这感恩之情永留人间……。”他明确表示,自己要立一座感恩丰碑。郝会龙看到这封情意浓浓的信大为赞许,立即找到当时任宣传部长的赵洪生同志,决定责成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此事。
碑立在哪儿?市文管会多次请示省文化厅,并且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今年春季,经省文化厅批准,碑立在爱辉古城。为设计感恩丰碑,市文管部门找了省内外十几家设计单位,最后敲定由黑河市振东装潢责任有限公司设计建造。朱世沃当即拿出两万元,他的举动感动了在场的设计者,他们表示:“就是白干也要把其做好!”市文管部门写了50多条碑文内容,选定为“感恩”二字;设计单位拿出多个整体方案,最后选定了麦穗的图案;丰碑底座是大理石,上面是太阳,象征党,下面是五个和平鸽,象征和平,寓意为只有在党惠民政策的阳光下,农民才能福乐安康。11月7日,丰碑制成并矗立在了黑龙江畔。
拿出整整一年的收入,去建一座感恩的丰碑,有个别亲属并不是很理解朱世沃的做法。朱世沃却说:“如今咱吃穿不愁,还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日子越过越红火。没有党的好政策,咱农民的日子压根儿就不能像今天这样儿。这丰碑是咱广大农民共同的心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