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0日讯 “水库北岸的56所违法建筑真的全拆了,这下咱真的能喝上放心水了!”“咱离国家级园林城市又近一步了!”11月的七台河市,中心区广大干部群众额首相庆,随着市委、市政府治理桃山水库饮用水污染源战役的告捷,这个市抓城乡环境治理、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年初以来,七台河市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的战略目标,扎实开展了城乡环境治理年活动。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要抓好环境治理,不能摆架子、走过场,要抓根本、务实效,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而桃山水库北岸因历史原因形成的56所违法非工业建筑对全市57万人的饮用水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正是全市人民翘首期盼解决的问题。但是,56所违法非工业建筑形成时间久远,涉及很多复杂问题,要拆除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拆除,市委、市政府面临一次严峻的挑战,一些群众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
保护水源 市委市政府斩钉截铁
“要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功夫、尽最大努力,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拆除桃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非工业建筑,让全市人民喝上干净、放心的水。”市委书记杜吉明和态度掷地有声,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治理桃山水库饮用水源的决心,也给了全市百姓一个铁的承诺。7月4日,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成立了由一名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委秘书长任副总指挥的桃山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非工业建筑拆除工作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行政执法局,并组成了七个工作推进组,制定了《桃山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非工业建筑拆除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谁管理、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依法拆除桃山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非工业建筑。7月8日,市委、市政府发出通告,要求凡在桃山水库北岸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非工业建筑要在8月7日前自行拆除,逾期将由政府实行强制拆除。当天下午,投资300多万元、建于2006年、占地482平方米的鹿山优质煤有限责任公司接待中心率先自行拆除,由此,桃山水库北岸违法非工业建筑拆除工作大张旗鼓地展开,许多水库北岸非工业建筑的户主看到市委、市政府所下的决心,也都意识到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先后无条件地自行拆除房屋。
尽职尽责 各级领导坐镇一线
市委书记杜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曲志深等市领导非常关注水库北岸非工业建筑拆除工作,多次到现场查看、督促拆除工作,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在拆除现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拆除指挥部总指挥朱凯杰和副总指挥张建伟的身影。他们亲历亲为,践行着“拆除一片违建、修养一潭清水、还给一片绿野、造福一方人民”的承诺。市领导们还多次深入到果农家中,了解果农的实际困难和要求,积极地做果农的思想工作,将农户的思想引导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大多数果农在此感召下主动拆除了房屋。七八月份连续的阴雨天给拆除工作带来了不便,但拆除工作没有耽误一天,市领导们更是辗转于泥泞的水库北岸。市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也都坐镇现场,随时解决难题。通力配合 相关部门各尽其责
由于桃山水库北岸的非工业建筑分布广,为了避免各部门对相关工作“视而不见、见而不查、查而不实”的现象,指挥部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细致、科学的分工。
市行政执法局安排执法人员对桃山水库北岸50户的56所房屋分别张贴了市政府颁布的拆除公告。协同省桃山水库管理处、勃利种畜场、七煤集团水库管理处,积极做户主的思想工作和稳定工作,并到现场督管拆除。4个月中,执法局的执法人员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已在去北岸的路上了,返回时已是华灯初上。执法人员蔡群义在这4个月里,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就连“十一”长假都是在水库北岸过的。
市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市公证处、市急救中心联合出动大型钩机、铲车、拖车及执法人员,对不能自行拆除和暴力抗法的钉子户实施了强制拆除,共强制拆除了12户21所房屋。
英明决策 民心工程得民心
桃山水库北岸56所违法非工业建筑的全部拆除,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市级离退休老干部刘凤斌到桃山水库北岸亲眼目睹了拆除情况后,说:“透过那些被拆除的豪华建筑,进一步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关心百姓利益的决心。水库是全市人民的‘大水缸’,治理水库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市卫生局干部刘友说,桃山水库是市区居民生活用水的唯一水源,它和我们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彻底治理,让我们感受到新一届市委和政府是为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市委和政府。
家住太白小区的沈淑芳女士说,大刀阔斧地治理桃山水库饮用水源地,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的具体体现,我们期待着山更绿、水更清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