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依安县五种形式促进劳动力转移 农民增收八个亿
2008-11-21 22:20:37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依龙 朱丹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1日讯 (王依龙 记者 朱丹钰) 依安县通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土地有序流转、龙头企业带动、统种分管经营、加快机械化进程等五种有效形式,进一步推动劳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截止到目前,转移农村劳动力11.76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6.3%,全县实现劳务收入8.02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247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2%。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劳动力转移

  依安县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不改变农民土地关系的前提下,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以承包土地折价入股,有的还在合作社务工,使其从转让土地经营中尝到了甜头。该县新兴乡爱民村惠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30户农民、112名劳动力耕种了6800亩土地,平均每个劳动力耕种92亩,节约了70名劳动力。依龙镇丰林村整合土地1万多亩,有近500名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部分农民全部外出务工,仅此一项他们人均就增加收入近2000元。今年,依安县又相继成立了28个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可解放劳动力5000多人。

  依法进行有序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引导务工人员在外出打工前,通过申请将土地交由村委会集中管理、对外发包,价格随行就市,村委会把土地发包款和各项惠农补助资金及时寄给务工农民,使其获得土地和工资双重收益。中心镇兴胜村每年依法流转土地9000亩以上,全村累计转移劳动力733人,实现劳务收入659万元。

  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劳动力转移

  依安县瑞雪糖业与世界500强英糖公司成功合作后,今年承包农民土地2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500人,明年计划租赁20万亩土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3年内达到60万亩。奈伦淀粉公司在去年自营2300亩种薯繁育基地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将达到6000亩。依安县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成方连片租赁农民土地的方式建设自营原料基地,使1.5万名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实现务工就业。

  围绕统种分管联合作业,促进劳动力转移

  依安县采取建立土地经营台帐和组织农民签订规模经营、统一种植、分户管理协议的方式,实现土地统种分管规模经营。新兴乡东南村进行统种分管联合作业,规方连片28个方19000亩,解放劳动力700多人,全乡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后,新增转移农民1500人。依龙镇实行土地规方连片经营,转移劳动力2000人,其中向内转移从事玉米叶编织1000人,外出务工1000人。全县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3万人。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劳动力转移

  依安县通过争取和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使农民购买大型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效降低了农民生产劳动强度。新兴乡新合村开发水田3000亩,通过机械化作业,仅用了25天就完成了原来700名劳动力3个月完成的工程。2008年,全县引导种田大户、合作组织、村屯干部和龙头企业购进152(台)套大型机械,落实3000个土地连片方,面积120万亩,50个村实现四区轮作,完全统一进行机械作业,使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快了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