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质监推动“农字号”产品标准化安全化
2008-11-28 09:59:4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史志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8日讯 记者日前从省质监部门获悉,省内各地质监部门采取举措,帮助农渔业生产加工养殖项目落实相关生产标准,实现生产标准化。

  近日,汤原县落实了一项用米糠加工工业酒精项目,汤原县质监部门及时了解情况,明确了以米糠为原料的工业酒精是非工业生产许可证产品,又帮助查找相关国家产业政策,初步确认用于燃料的工业酒精不是国家限制产业,并指导企业获得工业酒精、节能降耗等相关标准,以书面和电子文本两种方式送到企业标准管理负责人手中,形成了企业标准体系框架。

  日前,大兴安岭区首个冷水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在呼玛县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审批立项,被确立为全区第一家国家级水产养殖类标准化示范区。大兴安岭地区冷水鱼养殖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为加快项目的审核报批,大兴安岭地区质监部门组织水产养殖专家多次上门,对示范区的建设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养殖户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目前,该项目区有连片标准化养鱼池8.5万平方米,生产设施配套齐全,已具备鱼苗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的能力。

  又讯 按照省质监部门关于加强大米等农产品监督检查部署,哈尔滨市质监食品安全巡查执法队对该市大米加工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截至27日,检查大米加工企业16家,绝大部分大米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情况较好。

  此次检查从11日开始,该部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70人次,检查大米加工企业16家。重点检查进货验收,看企业是否按照市场准入要求严格实行产品出厂的批批检验,检查企业库房和生产场所,看是否按照规范要求隔墙离地储存原料和成品,是否储存或存放香精香料等。检查情况表明,绝大部分大米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情况较好,从环境卫生、各种台帐的建立、进出厂检验等方面加强管理。但检查中也发现,少数企业管理不严,存在一些问题,食品安全巡查执法队当即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