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信用社推出七项惠农新举措
2008-12-05 16:32:53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5日讯 省农村信用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农为本”,努力找准支农服务的突破口,推出七项惠农新举措,让利于农。

  1、增加农贷投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省“三农”工作,切实增加贷款总量,不断扩大贷款的覆盖面,保证全省农贷投放金额每年增长16%以上,农业地区的农村信用社8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农民、农业和农村,非农业地区的信用社4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农民、农业和农村。对资金紧张、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大的地区,省农村信用联社将加大资金调剂力度,全力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拓展服务对象。将农贷服务对象由家庭传统耕作和养殖户,拓展到从事专业种养、规模经营的产业经营户、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各类微小企业;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促进各类产业化基地向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力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不断拓展农贷服务对象,支持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3、提高授信额度。深挖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潜力,根据农村信用社资金供应状况,适当提高信贷投放额度,将农户贷款授信额度由原来最高1~3万元,逐步提高到3~5万元,信用等级高的农户最高授信额度可提高到10万元。针对当前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的趋势,积极稳妥开办30万元以下大额农贷业务,切实解决农户经营规模扩大后资金需求升级问题。

  4、放宽贷款期限。改变以往农户贷款“春贷秋还冬不贷”的传统,根据贷款用途和生产经营周期,综合分析农户还款能力,允许农业贷款跨年度使用,最长期限可延长至15个月,遭受自然灾害时,允许办理部分或全部贷款延期。加大了对畜牧业贷款的支持力度,对奶牛、黄牛业等畜牧养殖业贷款最长期限可放宽到3~5年。

  5、实行优惠利率。改变以往“一率到底”的传统,实行利率优惠、灵活、差别化管理。对信用户实施贷款利率优惠,并区别不同的信用状况、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广大客户共同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从2008年11月份起,全省农户贷款利率在现行利率基础上平均下浮0.5~1个百分点,每年让利于民近3亿元。

  6、创新信贷产品。开展了农户贷款“一证通”业务,农户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随有随还”,提高了农户贷款的便利度。积极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民个人住房贷款”、“农民创业贷款”、“农民打工贷款”、“农机具贷款”等信贷品种,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农户的贷款需求。同时,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积极开发“量身订做”式的新贷款品种,努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7、改进担保方式。尝试开办交通工具、机器设备等动产抵押贷款。推广农村资源性抵押贷款,开办草场、荒坡等依法可流转交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开办订单、仓单、产品、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方式,有效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