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关于哈尔滨市行政审批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08-12-06 14:37:3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6日讯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刊发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的署名文章《关于哈尔滨市行政审批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原文如下:

  省委把优化环境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之一,非常切合实际。从哈尔滨市的情况看,当前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发展环境特别是以行政服务为重点的软环境欠佳,是一个突出问题。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就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改善行政服务环境问题又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谈三点想法:

  一、在改进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精简行政审批项目。行政审批项目总量由过去的1784项,精简到目前的103个大项、236个子项,已成为东北地区保留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数量最少的副省级城市。

  二是推进行政审批提速。哈尔滨市于2004年7月成立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四年多来,坚持实行一个窗口审批、收费和发证,取消了85%的前置要件,简化了47个审批环节,34个部门的126个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全部实现提速,平均缩短审批时限7~8天,其中,建设项目由128天减少到44天。

  三是实行行政权力下放。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模式,合理界定市区职能和事权划分,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相继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将部分管理权限下放给区。在松北区进行了权力下放工作试点,赋予松北区更大的行政自主权。出台了《关于扩大区、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对区、县(市)发展政策支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推进向区县扩权,增强了区县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四是提高行政审批透明度。普遍建立了行政审批告知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使行政审批由内部运行变为公开操作。同时,哈尔滨市南岗区等还通过计算机网络把行政审批工作延伸到社区,方便了群众就近办事、就近咨询。

  五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改善发展环境年”等活动,在全社会倡导“发展是硬道理,环境出生产力”、“政府营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等理念,特别注意教育和引导广大公务人员,牢固树立尊重创业、尊重纳税人的意识,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人文环境。


 

  二、行政审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批效率还不够高。尽管有所改进,但企业和群众意见仍然不少。特别是对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冗长,贻误工期反映强烈。究其原因有三个,一是“体外循环”影响审批效率。目前,尚有9家市直审批部门和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公共事业未能入驻中心,一些审批环节形成“体外循环”,造成审批时间的拖延。二是流程设计不合理。部分项目审批内部流程繁杂,外部流程松散,分工呆板、职责不明、互不通气,有的领导公出或开会,审批就被搁置。三是前置要件过多,且有的互为前置,企业很难快速应对,进入正常审批流程。

  二是权力下放还不到位。虽然哈尔滨市多次向区、县放权,但客观地说,仍未触及体制变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审批权、执法权以及财税分成等核心权力始终没有完全放到位,因而区一级仍存在责权不对称问题,影响了行政效率。

  三是一些审批项目设置不够合理。在列入哈尔滨市行政审批的项目中,仍然保留81项、暂保留30项哈尔滨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和规定的行政许可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置,有的出于部门利益,有的已经过时,成为制约审批时限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沈阳市政府对市里自行设立审批项目,除货运运输外,其余一律取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借鉴。

  四是干部思想作风还有问题。从企业和投资者反映看,少数部门和干部官僚主义、衙门作风还比较严重,遇事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和“小二管大王”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个别人甚至刁难勒卡、以权谋私,企业敢怒不敢言;部分干部业务素质不高,政策水平不够,为企业服务有心无力。

  三、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的想法

  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努力营造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政务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我们要在提高行政效能上再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哈尔滨科学发展。

  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理念。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在公务人员中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管制越少越好、收费越低越好”等理念,引导大家真正把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各级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要经常听取群众和企业的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审批服务工作。

  其次,要深化改革,再造审批流程。为从根本上解决哈尔滨市政府行政审批中心面积狭小、功能不完整的状况,正抓紧筹划建设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于一身的市民大厦。下一步要进一步科学设计审批流程,以项目最少、收费最低、时效最快、服务最优为目标,坚持能减则减,加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力度,只保留必须保留的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程序,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方便。坚持能并则并,把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一时集中不了的,也要做到向窗口集中。坚持能进则进,原则上凡审批项目必须全部进入行政审批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杜绝“体外循环”。坚持能快则快,做到一次性告之,实行项目名称、法律依据、办理程序、申请条件、申办材料、承诺时限、许可审批进度、收费标准依据等公开告之;提倡一条龙服务,实行联合办公,并联审批,坚持一个窗口收费;提倡及时办理,对程序、条件简单的事情,只要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材料完整就要即时办理,能当场办结就要当场办结,能当天办结就要当天办结;坚持首办负责,重大项目实行代理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网上收件、限时办结、上下互联、在线监督”的网络化审批模式。同时,积极推进综合执法试点,促进同一级政府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


 

  第三,要强化监督,加强权力制约。进一步加强审批部门内部的权力制衡。继续加强网络监督管理系统建设,扩大覆盖面,利用科技手段,增强监督管理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举报中心、行风热线的作用,进一步扩大社会监督。切实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对审批过程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的监督,严禁无监督审批;加强效能监察,维护政令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第四,要解放思想,推进权力下放。更新城市管理理念,按照有利发展、高效便民、责权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既注重维护城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又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对现有的行政审批、行政收费等各项权力,特别是涉及到经济利益、部门利益的权力,逐一排查梳理,把该放没放,兄弟城市放了本市未放,已放但不彻底、放了又上收的权力,列出目录、排出时间,拿出具体的下放内容和办法。同时,正确处理好放权与指导,放权与服务,放权与负责的关系,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确保放权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

  附录:世界银行2006年报告“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表明,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由好到差分别为:东南地区,渤海地区,中间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世界银行对中国120个城市中的12400个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在投资环境最好的10%的城市,税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1%;在最差的10%的城市,税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6.9%。在投资环境最好的10%的城市,企业每年平均需花36天时间与地方政府机关打交道;在最差的10%的城市,需花87天时间。在投资环境最好的10%的城市,企业在娱乐旅游上的花销是0.7%的销售收入;在最差的10%的城市,花销是1.9%。在投资环境最好的10%的城市,企业平均需花5.4天时间办理海关手续;在最差的10%的城市,需花20.6天时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