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我省森工林区科学谋求发展思路 推出发展新举措
2008-12-11 18:32: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

  东北网12月11日讯 (记者 高长利)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注重把前一阶段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转化为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的具体实践。为此,森工总局确立了要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的发展思路。

  我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森工的经营面积占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一,森林资源蓄积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全林区共有40个林业局,总人口154万人。森工林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省木材和绿色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东北大粮仓的生态保障。

  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表示,森工林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将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森工发展,着力解决森工工作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快森工的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为生态文明、和谐森工和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做出新贡献。

  为实现森工林区的大发展、快发展,省森工总局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森工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立了森工林区要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的发展思路。

  ——围绕我省建设生态功能区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在建设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上有新的突破。

  ——要把森工丰厚的森林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好,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在产业发展上有新的突破。

  ——要积极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步伐,树立大森工、大开放、大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局县共建上有新的突破。

  ——要改善民生、促进民富、确保民安,为林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构建和谐森工上有新的突破。

  高金芳告诉记者,森工林区将继续实施好“天保工程”,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加快建立森林资源恢复的长效机制,争取到“十一五”期末,森林总蓄积量达到7.5亿立方米。同时,重点发展好木材生产、森林培育、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旅游“五大产业”,加快木材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生产、北药生产加工、畜牧养殖、粮豆种植、森林生态旅游等六大基地建设,使森工林区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