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玉米销售不到两成高利贷抬头 农民盼望加大收购力度
2008-12-22 14:45:4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杨兴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2日讯 20日,雪后的天气异常寒冷,永源粮库前,售粮车队摆成了长龙。冰天雪地里,农民最热切的希望,就是粮库敞开收购他们手中的余粮。

  道外区永源镇双源村农民苑福举说,他们村玉米产量200多万斤,目前只销售出30多万斤。不到20%的销量,农民心急如焚,因为银行贷款月底前到期,还不上就要被罚款,年都过不了。村民苑福春说,他家是靠抬款还上的,抬钱的利息高得惊人,借款额是5000元,借到手是4500元,另500元被当作利息先扣除了,而且这样的贷款期只有一个月,利息高达10%。村民张亚彬说,不少农民宁肯低价出售玉米,但收购的人太少了,偶尔有收粮的,却把粮价压到一斤四角三分左右,跟保护价比一斤差一角多钱,粮食卖得揪心。

  永源镇党委书记宋海涛说,永源镇粮食总产达8万吨以上,90%为玉米。由于经纪人几乎停业,全镇粮食销售只剩下永源粮库一个渠道。到12月底前,永源粮库代贮粮收购量只有两万吨,其中大豆玉米收购量各占一半儿,全镇农民卖粮问题仍很突出。

  记者在永源镇粮库里看到,收购的大豆正在入库,先前收购的玉米正在紧张地烘干。粮库一位负责人说,永源粮库虽然不是国贮粮库,但经过两年多改造,已形成4万吨左右的代贮能力,只要有政策支持,再收购两三万吨粮食没问题。

  宋海涛说,就永源镇来说,再销售两万吨余粮,就可以极大缓解全镇农民卖粮难问题,基本可以满足农民还贷款等主要的支出,镇村干部和农民都在盼望,粮库能尽最大仓储能力加大收购力度。

  新闻链接

  为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家决定在主产区增加收购部分新粮作为国家临时存储。国家此次下达给黑龙江的政策性粮食收购计划新增稻谷493万吨。其中大豆为103万吨、玉米130万吨、稻谷260万吨。同时确定了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的后续收购计划及销售政策。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市场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拓宽农民余粮销售渠道,还将对黑龙江省粮食收购价格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消除农民集中抢售的心理,缓解政策性粮食的收购压力。

  虽然政策性收购计划对卖粮难有所缓解,但不足百亿斤新粮收购对黑龙江的800亿斤总产,不过杯水车薪。有专家呼吁,如果库容允许,国家应该扩大收购量,以保证农民的增收与备耕之需,保护来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