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讯 今年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力争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力争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市属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增长10%左右;国内经济合作资金实际到位额增长20%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5%;水、气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累计完成“十一五”总削减量的70%。
破解六大优势赢在起点
优势一国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哈尔滨市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宏观环境。
优势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将促进哈尔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速增效。
优势三哈尔滨市经济近15年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为今年经济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势四哈尔滨市地域辽阔,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需求强劲,发展潜力很大。
优势五哈尔滨市科技实力较强,可以使我们在新一轮产业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优势六哈尔滨市实施追赶战略初见成效,去年前三季度,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哈尔滨市有10项主要经济指标位次前移。
呈现两大亮点躬身为民
财政金融工作
从整合金融资源、搭建融资平台、吸纳信贷资金、发行企业债券、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金融体系。用足用好财政引导资金,加大财政对农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放大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
政府自身建设
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坚决查办决策执行不作为、乱作为、“中梗阻”和冷、横、硬问题。大幅压缩会议讲话、政府文件、公费出国和公务消费,确保行政办公经费“零增长”。继续减少审批项目、前置要件和审批环节,有效解决行政审批“体外循环”问题,推行限时并联审批和超时默许制,构建名副其实的“一站式”审批服务体系。
五个提升数字鼓劲
8启动实施增产5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新增粮食产量8亿斤。
100深入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重点抓好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
100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户。
20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增长19%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高质量办好“哈洽会”、“冰雪节”、“制博会”、“啤酒节”等大型展会和节庆活动,提高会展经济综合效益。
51加速风力发电、汽车电子、动物疫苗产业自主配套,加快血液制品、抗感染类药物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实现规模发展。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提炼七大关键词凸现创新
双轮驱动两季繁荣
实施“双轮驱动,两季繁荣”战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利用承办“大冬会”的契机,推动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开发森林生态等特色旅游产品。
适度扩大消费信贷
落实国家鼓励消费政策措施,扩大汽车、家电等消费。研究制定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住房消费预期,促进供需稳定增长。适度扩大消费信贷,有效促进预期消费。
“一核一带”金融商务区
以群力新区开发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一核一带”金融商务区建设,争取更多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哈尔滨市。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启动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廉洁高效政府建设
加大对失职渎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对专项资金、重大投资项目和权力部门的审计和监察,坚决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案件,推进廉洁高效政府建设。
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工程
允许非公资本进入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和大项目建设,抓好“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