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讯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政府工作报告》以大量笔墨关注民生冷暖,捧出了一份长长的民生“清单”。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就业、教育、卫生、社保、住房,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每一个字都显得沉甸甸的,每一项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实事。
就业:争创国家级创业城市
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发展小企业和创业孵化基地,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将小额担保贷款范围扩大到所有失业人员;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工培训。扩大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建立健全调控预警机制,定期进行失业情况分析预警,搞好失业防控。
2009民生数字:
小额担保贷款总额增至5500万元
个人小额担保贷款额提高到5万元
城镇新就业8.5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104万人
文化:培育公益性文艺品牌
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扶持和培育一批大众化、公益性文艺品牌,鼓励文化精品创作。
调动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民间工艺文化产品市场,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整体转换。
2009民生数字:
建立10个社区图书馆分馆
教育:增强职业化教育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强化职业教育建设,重点推进轻工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骨干性中职学校。加大贫困助学力度,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
2009民生数字:
免费培训五千名农村教师
民居:保证保障性住房供给
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保证各类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和谐拆迁政策。
2009民生数字:
改造棚户区100万平方米
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户2000户
完成泥草房改造4万户、200万平方米
全年竣工住宅400万平方米
社保:农村人口将纳入社保
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搞好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试点,将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村人口纳入社保体系。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力度,保证基金安全运行。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加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力度。落实“民办公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机构。
2009民生数字:
新增城镇养老床位3000张
整合建成20所农村敬老服务中心
医疗:建设完善社区卫生院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100元,增加慢性病门诊补偿病种,扩大基本药品目录。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2009民生数字:
完成45个社区卫生机构新建、改扩建
完成7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配置
免费培训3000名乡村医生
新农合筹资标准将提至人均100元
和谐:加强建设平安哈尔滨
强化各级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第一责任。加强“平安哈尔滨”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定。
完善城市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社区警务和农村治安防范,推进技防工程,提升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能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加大道路交通、消防、矿山、建筑施工、民用爆炸品与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落实信访责任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完善矛盾排查、调解工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