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国青年报]哈尔滨市一高中生用山寨手机竟成笑柄
2009-01-13 10:25: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亓树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资料图片

  东北网1月13日讯 “用山寨手机是我们班最丢人的事了。”虽然拿了一部新手机,赵男(化名)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赵男是哈尔滨某重点高中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元旦前把手机丢在出租车上了,这让她郁闷了好一阵。现在正是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家里人怕她因为这事分心上火,于是,赵男的三叔马上又给她买了一部新的“索爱”手机。可就是这部新手机,让赵男更郁闷了。

  1月4日,元旦后第一天上课,赵男拿了新手机到学校,惹来了同学们的好奇和追问,纷纷争相传看。起初赵男还挺得意,因为每当有谁拿了新玩意儿,定能成为班里的热点焦点。“这不是山寨机嘛!”一阵议论引来了更多好奇的同学,赵男有些坐不住了。

  “啥是山寨机啊?”赵男忍不住问。“你这就是山寨机,假名牌,仿索爱的,一看就是。”

  没等赵男反应过来,手机已经到了赵雨臣(化名)的手里。赵雨臣是赵男的同班同学,她自己有两部手机,一部诺基亚N73,还有一部是三星的。“你们看这画面,还有这图标,根本不一样。”赵雨臣的评论引来了更多同学的围观。

  赵男看着赵雨臣为大家讲解着她手机的“山寨”之处,脸上一阵阵发烧。

  上课铃响了,大家还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中。“我当时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赵男觉得丢人极了,像是不可告人的秘密被揭穿了。上课了,可还有人小声地向赵男借手机,想开开眼界。赵男气得说不出话,整整一节课都阴沉着脸。

  下课了,赵雨臣看赵男的表情有些不对劲,想也许是大家的议论让她生气了,于是走过去跟她道歉。“是不是生气了?其实也没什么,你就把假的当真的使呗。”赵雨臣这么一劝,赵男的眼泪更是止不住流下来。

  “我觉得我就是一个笑话!丢死人了。”

  赵男所在的文科班,有56名学生。其中十几个学生因为家长强制或是怕影响学习不用手机。其余的四十几个人中,大多用的都是诺基亚N95、N78等当下的流行款,价格都在2500元以上。还有部分女生用索爱手机,只有两人在用国产手机。

  “随便哪个人的手机都得两三千。”有的同学对手机尤其喜爱,每出新款他总会及时更新。“我们班就出我这么一个山寨机。就算不是最好的,也不能拿个假的啊。”“山寨”的疙瘩在赵男心里怎么也解不开,同学们的议论始终折磨着她。


 

  几天过去,“山寨”风波仍未退去。

  “现在,总有同学要借我的手机看,我就说没电了或者没带。”赵男说她永远也忘不了那天的情景,自己觉得丢人极了,坐在座位上气得直发抖。

  手机攀比花样翻新

  赵男刚丢的那部手机,是去年冬天买的,买时1750元,虽不是最好的,但由于是新款,在班里也掀起一阵风波呢。

  班上每每有人拿了新的手机或是MP3、MP4、PSP等新鲜的数码产品,总会吸引大家的目光,议论中透着一些羡慕和嫉妒。没几天,准又会有人拿来更新的。

  “我最恨拿假冒品牌的人了,手机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怎么贵,干吗还弄假的啊。”赵男不断宣泄着自己的郁闷情绪,对于三叔的好意她不仅不领情,反而觉得是造成自己被嘲笑的根本原因。

  “像我这样的,没有个手机实在不方便。”赵男说,高三毕业班每天补习到很晚,而且还经常要换地方上课,没有手机家长会担心她的安全。这部手机虽然乍看起来可以鱼目混珠,但实际用起来真的漏洞百出,蓝牙传输速度慢,发信息反应迟钝,手机的图片和音乐资料不能自动存储在记忆卡里,用起来相当不方便。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错。一家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更是宠得不行。其实手机或是一些新潮的数码产品并不利于学生学习,上课时发短信、传歌曲,有时正上课呢就有人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有些同学甚至练成了“盲发”技术,回复短信时佯装在听课,根本不用看键盘就能把信息发出去。

  家长只能做好“后勤”工作?

  对此,家长们更觉得头痛。

  市民王女士的女儿正读高三,处于备战高考的冲刺阶段。“一家人像供小祖宗似的,根本说不得。哪句话说得不对了,孩子就把自己关在屋里,话都不跟你说。”

  王女士说,同事中也有孩子要考大学的,他们经常在一起“诉苦”。“现在孩子升学压力大,又处在叛逆期,得抑郁症、自杀、走极端的啥样都有,我们家长也只能做好后勤工作。”

  王女士说:“孩子回家说,昨天谁谁又拿个新手机了,孩子喜欢,总念叨。不给买怕孩子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一咬牙,买!今天谁谁又穿件什么样的衣服,我就得上街去买一件。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能满足的都满足,不能满足的想办法也要满足,谁让他们现在处在特殊阶段呢。”

  王女士在医院做护理工作,每月工资两千多元,如今高三学生请家教补一堂课要100元到300元不等,平均一个星期至少要上两堂课。“别人都补,我家孩子一听说哪个同学又找到哪个重点学校的老师了,就也要去补习,咱也不能不让补啊,孩子要学习总归是好事吧。”就这样,王女士一个月的工资都用在给孩子补习、买复习资料上了。

  更让王女士惊讶的是,有一天孩子回来时,突然要妈妈每天给泡海参吃,王女士不解地问:“你身体这么好,吃什么海参?”没想到女儿说:“我不管,反正别的同学都吃,我也要吃!”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