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2日讯 开车的堵在车流中走走停停,打车的看到出租车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乘公交的出门前就积攒了一身挤车的力气,坐在车上的和站在路上的都主动要求合乘,单位同事相约拼车上下班,网上发帖倡议一同出门购物……21日,记者清晨出发,体验“在路上”——
车坏了,心更急
●开车的:考验耐心的时候到了
急:堵在车海中真想弃车走
“前面就是我想去的田地街,眼看着目的地就是过不去,急得我真想弃车而走。”21日9时,私家车驾驶员刘刚对记者说。当日8时许,刘刚从邮政街附近沿承德街向南极街行驶,一路上走走停停,等车驶到南极街附近,就几乎是开一步停两步。“这两天路上的车堵得厉害,本来我的性格就急,一到堵车的地方就闹心。”刘刚说,单位有人找他办事,可在距离单位只有两三百米的地方就是过不去,急得他真想把车扔在路上,走到单位去。
缓:不得不慢下刚好看雪景
10时许,记者来到道里区兆麟街靠近哈一百一侧,年前大家都集中到商场购物,因此车流早已将这里的交通堵得水泄不通。私家车司机高军正坐在车里悠闲地听着音乐,眼睛望着窗外,“急也没用,只要出门,无论是开车还是坐车,都要经历堵车的痛苦,所以还不如安心享受这难得的悠闲。”高军说,“平时的工作很忙,就连开车的时候都在拼命抢时间,堵车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休息,让人有一个放松的心态。这时,车里放着音乐,望望窗外的雪景,何尝不是惬意的生活呢?”
疼:“爬行”太费油我心很难受
10时30分,在道里区地段街金太阳索菲亚精品城附近,一辆辆的车汇在车流中“爬行”。记者敲开一辆私家车的窗户,司机董先生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前面的车,只要前面的车稍微动一下,他就会立即向前“蹭”一下。“这几天堵车太费油了,车不动还不能灭火,油箱里的油明显比以往下降得快。”董先生说,在冬季正常的时段,同样的路程,加一箱油能跑四天。而现在一箱油只能跑三天,多花一两百元钱。听着发动机“呼呼”的声响,我就心疼。
累:不停地换档手都累肿了
12时许,记者来到南岗区果戈里大街远大购物中心附近。果戈里大街平时就是拥堵地段,雪后这里更是雪上加霜。在车流中,记者看到了司机陈先生,此时陈先生的脸上已经渗出了汗珠。“堵车的时候我是啥感觉,太累了。我的车是手动档,刚推上档,前面的车就停了,车就得停下,没等一分钟,前面的车又走了。从果戈里大街经霁虹桥路段再开到文昌街上要40多分钟,40分钟的时间里手腕不知要“运动”多少次,晚上回到家时手腕酸疼。”
●打车的:寒风中的等待好无奈
8时许,记者在道里区新阳路家乐福附近路段看到,路上密密麻麻地站着想打车的行人。8时10分,一辆空车从新阳路与通达街交口路段驶过,四五个人跑到出租车面前准备打车。当司机确定记者和另外一人同路去道外区南极街附近时,记者有幸与该人一起乘坐了这辆出租车。与记者一起乘车的乘客是张女士,张女士准备去南极街附近上班。“冬天等公交车实在是太冷了,还不能坐到目的地。这几天我几乎每天都打车,但是出租车也不好打,有时司机还挑客。后来我掌握了窍门,只要看到出租车拉开车门就上,等上车后司机启动车时再说我要去的地点,如果这时司机赶我下车,他就是拒载,我就可以投诉了。”
与张女士有着同样感受的市民比比皆是。“堵车的时候打车太难了,站在寒风中看到有出租车驶过简直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市民于先生对记者说。
10时许,记者在金太阳索菲亚精品城附近看到,附近的公交站台处扎堆挤满了准备打车的人。记者沿地段街方向向友谊路方向走去,站在友谊路路口的王先生对记者说:“在繁华地段打车的人多,因此一定要避开打车聚堆地段,这样会比较容易。”王先生还对记者说,这几天不好打车,大家都十分客气,坐在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有人打车,会主动摇下车窗询问对方去哪里。而站在路边打车的人也不是只有空车才招手,只要看到车上有位置就会招手示意。在冰城这个堵车的冬季,合乘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乘公交的:挤车是需要技巧的
8时许,记者在道里区新阳路市红十字医院附近的一个公交站台处看到,等待公交车的人站满了站台,一辆公交车刚刚停下,等车的人便蜂拥而上,尽管公交车里已经挤满了人,但大家仍然奋力向上挤,眼见着车门上已经“挂”了好几个人,其余的人还在向上挤,致使公交车在站台停留5分钟仍然无法启动。正在等车的陈强对记者说,他每天早晨都坐公交车,好久没有体验挤公交的感觉了,几乎每天第一辆车他都上不去,因为实在太挤了,所以他干脆放弃,等待第二辆公交车进站后,再选取一个有利的地点,等到车一停稳立即挤上车,“当然挤车还是需要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