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新闻出版生涯的三个精彩进球—记我省资深专家冯东海
2009-01-22 13:51:5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树泉 高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2日讯 冯东海从事新闻出版事业近四十年,是我省新闻出版界的资深专家,对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近四十年的新闻出版生涯的时候,他说,这一生“他在新闻出版的球场上进了三个精彩的球”。

  第一个球是冯东海在黑龙江日报理论部工作的时候踢进的。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时全国只有七家报纸进行转载,其中就有《黑龙江日报》,而且是最先转载这篇文章的地方报纸。文章是5月11日发表的,19日,冯东海就与同事们组织策划了一批讨论文章,将有关真理标准的讨论引向更具体、更深刻的阶段。这为改革开放,为思想解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舆论支持。冯东海当时是理论部的副主任,主持工作,他说:“这一时期,我们的理论宣传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冯东海参与设计的许多栏目和版面都是突破性的,比如“实事求是”版和“龙江笔会”专栏;组织策划的文章,不少都是大胆突破禁区,提倡不同观点的争鸣的,比如公开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曾经引起全国的关注,这为拨乱反正,为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工作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二个球是冯东海在生活报工作的时候踢进的。当时全国省级党报没有一家都市类报纸,冯东海受命领着一些年轻人,在1984年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生活类报纸,即后来的都市类报纸——《生活报》。在创办过程中,冯东海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就是办报理念与办报模式的更新与转变。他建立了以读者为中心、以生活为主题的办报思路,同时更新采访方式与写作方式,坚决杜绝“宣传腔”。由于这样的方式,《生活报》很快声誉鹊起,不仅迷倒了哈尔滨人,迷倒了黑龙江人,而且在全国也打出了影响。

  冯东海的第三个球是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踢进的。1995年,冯东海出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他确立市场定位,优化出版社的选题及图书结构,一手抓学术文化精品,一手抓大众文化精品,千方百计培育出版特色。渐渐地,出版社上下一心,实现了扭亏增盈,摆脱了长期的被动局面,进入良性循环,每年出版的新书近200种,畅销书、常销书日益增多,一次订货会订货达七八百万码洋,令业界刮目相看。

  冯东海退休之后,仍然眷恋出版事业,他现在担任一家文化工作室的总编辑,仍旧为图书出版事业奔忙着。

  冯东海,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编审,在新闻界和出版界工作多年,曾经获得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先后获得“生活报终身成就奖”和“黑龙江日报成就奖”。他策划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中国国情与现代化丛书》获第七届全国金钥匙图书奖,《站在世纪之交的思考——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丛书》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申报奖和组织奖,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