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月28日专电 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二,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乡一直热闹非凡,这个有着众多满族群众聚居的地方,有着别样的春节气息。
这里的人们在节前就用面粉、鸡蛋、芝麻等多种材料做成了满族的传统糕点“萨其玛”。除了对联以外,村民们还要用五色纸雕刻成“挂钱”——一种像小旗子的张贴纸,挂在房前屋后,以示新年有钱花。除夕之夜,村民有“接神”的习惯,有的人家还点燃香火,在门口挂门神,以示驱邪避鬼之意。
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五,满族人都喜欢吃饺子。捏饺子也叫“揣元宝”,包饺子时要把几枚硬币和糖果放到饺子里。谁要是吃到硬币,就预示一年不缺钱花;谁要是吃到糖果,就预示着一年中福气不断。除夕夜,全家人要聚在一起“揣元宝”,并在院里点燃一堆篝火,在放鞭炮的同时,把几个饺子仍到火堆里,预示新年日子红火,好运不断。
除了“揣元宝”以外,满族村民在正月初一这天还要在家族中互相拜年,还有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晚辈给长辈磕头的习惯。
近几年,从前满族人常玩的耍“嘎拉哈”(用猪、羊、牛等膝部做成的骨制玩具)又重新回到群众当中,许多人从这种古老的游戏中寻找到往日的乐趣。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