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体育
搜 索
俄大体联执委会委员:对中国来说申办冬奥会不是问题
2009-02-19 17:45:47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9日讯(记者 刘仲实) 今天上午,黑龙江省速滑馆里女子500米速滑比赛正在紧张进行的时候,记者与俄罗斯大体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叶卡捷琳堡州大体联主席科舍列夫•弗拉萨基米尔•菲得洛维奇就中俄大学生体育交流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交谈。

  记者:您认为中俄大学生体育交流的现状如何?

  科舍列夫: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俄罗斯有很多教练员到中国发展。比如说速滑教练瓦西里科夫斯基到北京执教,与此同时,中国的短道速滑教练也到莫斯科执教。至于大学生间的体育交流的形式主要还是依靠各种国际比赛,比如说这次大冬会。各城市间的大学生体育交流相对则较少,至少我所在的叶卡捷琳堡市,虽然在经贸合作上与中国搞得不错,但是体育交流方面还有待发展。

  记者:您能不能谈谈世界各国速滑运动的发展现状,以及各国之间的比较?国外发展速滑都采用了哪些模式?俄罗斯为吸引外流人员所采取的措施,具体效果如何?

  科舍列夫:那些在80年代末就开始建设室内滑冰场的国家,比如说德国、韩国、日本、意大利、芬兰、挪威和瑞典等国,很自然地走在了前列。如今中国室内滑冰场的建设也不错,就我所知道的,在北京、哈尔滨和齐齐哈尔都有大型的室内滑冰场,而且建的时间要比俄罗斯早。目前俄罗斯在最近几年也在莫斯科、克罗姆纳和圣彼得堡建立了现代化的室内滑冰场。

  在苏联时代,室内滑冰场还没发展起来时,出现过许多速滑世界冠军、欧洲冠军,比如说著名的萨尤金、萨让诺夫等人,这些冠军的名字在互联网上一搜索就会出来。而如今在短距离速滑上占世界领先地位的要数韩国、日本和中国,他们在这方面占有优势。在长距离速滑方面,中国还有待发展。

  记者:为什么中国在长距离速滑项目上与其他各国存在差距呢?

  科舍列夫:中国长距离速滑运动员与其他国家运动员所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教学方法问题。具体点说就是要注重运动员的培养方法。需要从小抓起,需要教练从小就对有天赋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培养,避免“重复教育”。

  记者:据说俄罗斯为了吸引体育界外流人才回归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具体有哪些?成果如何?

  科舍列夫:俄罗斯教练外流的原因主要是工资收入低造成的,因此政府采取了提高工资的措施,以便吸引外流人员回到俄罗斯。另外在俄罗斯速滑协会主席卡马罗夫先生的倡议下,在各州,如列宁格勒州、莫斯科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都专门设立冰上运动发展协会,目前效果不错。

  记者:协会的财政支持从哪里来呢?

  科舍列夫: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财政支持+个人赞助”。

  记者:您对中国速滑水平作何评价?

  科舍列夫:中国的短道速滑虽然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但是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比如说500米和1000米速滑项目上,中国还是有优势的。中国的长距离速滑与其他国家相比总体上还是存在差距的。

  记者:您认为中国是否具备了申请冬奥会的条件?

  科舍列夫:对于发展迅速的中国来说,申办冬奥会不是问题。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