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我省将成世界滑雪旅游大省 亚布力将成“中国威斯勒”
2009-02-20 10:49:1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昀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0日 在200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我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0.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和28%。滑雪旅游作为我省冬季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赢得满堂彩。各大雪场房间预定爆满,黄金周延续成为黄金月,黑龙江成为我国滑雪旅游市场主要聚集地。

  在滑雪旅游成为游客的宠儿,越来越被游客喜爱的同时,我省的其它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滑雪旅游,争夺一杯羹。吉林、辽宁、北京、新疆等地相继打出冰雪品牌,一个多元的“诸侯割据”的冰雪旅游市场已经形成。虽然其他地区的冰雪旅游接待数量目前还赶不上黑龙江,但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面对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黑龙江的滑雪产业未来将如何发展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黑龙江滑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把握世界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充分利用和发挥已形成的滑雪旅游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制定黑龙江旅游滑雪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黑龙江滑雪旅游产业在未来几年将通过“四大对策”,实现“三个飞跃”。 

  一是乘势而上,走向世界。黑龙江作为“中国滑雪旅游胜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的形象广为认可,具备了向世界高端目标迈进的实力和条件。在建设中国旅游强国、国内旅游消费持续增长的大好形势下,未来我省将瞄准更新、更高的发展目标,以2009大冬会为契机,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标准、发展目标,提升环境优势、设施优势、质量优势、效益优势,推动滑雪旅游环境、滑雪旅游设施、滑雪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推动黑龙江滑雪旅游向更高的发展水平、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实现滑雪旅游接待年均增长20%,将黑龙江建设成世界滑雪旅游大省的目标发展。   

  二是统筹规划、理顺体制。黑龙江的滑雪旅游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合理适量布局高、中、低档次的滑雪场。在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和资金情况的基础上,对全省滑雪场的布局及档次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开发目标、规模和速度。理顺管理体制,出台滑雪旅游相关的管理条例,实行开发建设审批制度,避免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一地有多家滑雪场的,要建立强有力的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对内、对外的工作。各滑雪场应打破区域界限和行政界限,成立“滑雪地联合会”,其功能是增加运营效率(购买索道附近的滑雪商店、宾馆和酒店),开辟新的市场机遇,促进市场区域多元化,提供信息平台,整体形象包装(有吸引力、高质量、多样、寄宿度假)和整体营销。出版滑雪方面的专业杂志、专业书,设立滑雪产业基金。并考虑成立国际滑雪俱乐部和滑雪产业研究会。

  三是滑雪为主,多种经营。采取灵活多样经营方式。针对不同滑雪群的需求,采用散票、联票、会员制等多元化的经营。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提供滑雪爱好者一试身手的广阔空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四是强化硬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硬件的标准;增加防护措施的同时,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对运动中意外受伤的滑雪者加以处置。此外,离城市较远的雪场,增强其交通、食宿方面的接待能力。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投身滑雪装备工业和服装市场,利用现有厂家,或贷款、或引资,进行技术改造,引进生产线,生产滑雪设备。


 

  专家建议我省借助举办大冬会的契机,进一步扩大黑龙江滑雪旅游的影响力,实现三个飞跃:

  一是将亚布力建成“中国的威斯勒”,实现黑龙江滑雪旅游向国际高端水平新飞跃。将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建设成能够承办冬奥会,集竞赛、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世界级滑雪旅游度假区。

  二是以新修订的《黑龙江滑雪场质量评定标准》为引导,实现黑龙江滑雪旅游产品发展标准新飞跃。建设SSSS、SSSSS两个高等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旗舰式滑雪场,带动黑龙江滑雪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滑雪旅游区域布局,实现黑龙江滑雪旅游服务新飞跃。在生态优美、交通便利、适于发展滑雪旅游的地区集中精力建设和完善大、中型滑雪场,围绕环哈尔滨滑雪旅游区、哈尔滨—牡丹江东部线、哈尔滨—伊春北部线、哈尔滨—佳木斯东北部线和哈尔滨—大兴安岭西北部线“一区四线”,将黑龙江北国天然冰雪与国际一流开发技术有效结合,打造自然生态的滑雪之旅。

  我省投入24亿元用于大冬会的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使黑龙江拥有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冰上和雪上比赛场馆。用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的话说,“大冬会”的举办,使黑龙江冰雪运动设施水平产生了跨世纪的飞跃,也为黑龙江争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声望。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