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3日讯 张永洲略显疲惫,但言谈间却又透着兴奋与激动。记不得有多少个日夜摸爬滚打在大冬会筹备和组织工作前线,不眠不休,他和无数工作者的辛劳与汗水愈发衬托了当代大学生飞扬的风采。
开幕式后,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这位第24届世界大冬会组委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
记者:您认为举办一次成功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需要哪些必备条件?
张永洲:第24届世界大冬会是在我国首次举办的以冬季冰雪运动为基本内容的国际性大学生综合性运动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备受瞩目。办好赛会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党委政府包括国家有关部委和所在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以及积极投入;符合标准要求的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大学生的热情参与;同时也需要组织筹备和运行工作的严密有序、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城市优美整洁的环境。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以上几方面我们都基本达到了举办一次成功的世界大冬会的要求。我们有信心按照大冬会“冰雪、青春、未来”的主题,努力办好绿色大冬会、活力大冬会、人文大冬会。
记者:您如何看待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世界和谐、和平与发展方面所承担的使命与作用?
张永洲: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体育是世界各国加强联系与沟通、发展友谊与合作的桥梁。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为促进各国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增进世界大学生之间的友谊而设立的一项国际性综合性运动会,它无疑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世界和谐与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希望把本次大冬会办成各国大学生友谊的聚会、竞技的赛会、合作的推进会,藉此促进世界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大学生的沟通、联系和友谊,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高校办体育是国际趋势,体育竞赛不但需要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也需要科技和科研的支持,在科研方面高校具有多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优势。您如何看待世界大冬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如何看待高校办体育等问题?
张永洲:当代体育竞赛已经不仅仅是力量和速度的竞争,而且日益成为人才素质的竞争、科研的竞争和智力的竞争。世界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强调教育和体育的结合。体育比赛可以强健体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公平竞争的氛围中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高校的人力资源、交叉学科优势以及雄厚的科研力量都为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世界各国培养体育人才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举办这样大型体育赛事,包括成功举办大冬会的体育科学大会,对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必然产生重大积极影响,尤其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将起到巨大作用。赛会结束后,高校建设的运动场馆要充分发挥好其在体育教学、相关赛事和群众体育运动等方面的作用。
记者:这次大冬会,是我省高等教育面向全世界展示的一次机会,请结合高等教育实际,谈谈高教与大冬会如何相互促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张永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一些重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去年,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高教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全省70所普通高校掀起了强省强校建设的热潮。这次世界大冬会既是我省面向世界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我们将立足高教发展特别是高教体育发展的基础和实力,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和智力优势,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保障大冬会顺利进行。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展示我国大学生冰雪体育健儿的风采,学习各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先进经验,促进冬季体育运动在我国、我省的发展和普及,加快推动我省高校体育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校实力的总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