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时工在教室擦灯管。

计时工在教室擦玻璃。
东北网2月27日讯 25日、26日是哈市一些中小学校的到校日。这两天,学生们不仅要领新书本,还要打扫教室卫生,做好开学准备。可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教室里打扫卫生的多数是家长和计时工。
挂窗帘、擦灯管、扫地……25日,记者在南岗区某中学看到,很多班级正在大扫除。在教室里,一些学生或拿着扫帚或拿着抹布,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有的还在追跑打闹。挂窗帘、擦灯管等活都由家长代劳了。“我今天是特意从单位请假来替孩子打扫卫生的。”一位学生家长说,孩子到学校打扫卫生是集体活动,不能不参加,可像擦玻璃、擦灯管这样的活孩子在家都没干过,万一摔了怎么办?所以她和几位家长一起来到学校替孩子打扫卫生。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一些小学里,各班级统一请计时工来打扫卫生。记者从哈市某家政服务中心了解到,近几日来找打扫教室计时工的人特别多,有的是学校的老师,有的是学生家长。一些小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如今的孩子,扫地、擦地在家里都不干,到学校打扫卫生,即使干也打扫不干净,再说挂窗帘、擦灯管的活孩子根本干不了,出了危险怎么办?还不如雇人来打扫。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家长、计时工代替孩子扫除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周女士说,寒假里,很多学校将干家务列为学生的一项假期作业。开学前,学校组织学生到学校打扫卫生既可以培养孩子动手劳动的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家长雇人代劳将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只要用钱什么都可以买到,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是一种误导。
家庭教育专家晁立志认为,家长从爱护孩子和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希望孩子到学校打扫卫生,这样做表面上是疼爱孩子,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和劳动的权利,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劳动意识的形成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家长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能凡事都包办,该放手时要放手。但学校也应该考虑安全问题,不应让学生干有危险和力所不能及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