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3月5日讯 孟庆芝,哈尔滨市建工集团下属企业的职工,地地道道的城里人。1998年下岗,孟庆芝做过小商品零售生意,开过饭馆,从事过寿险代理业务等。这样折腾几年,孟庆芝不但没赚到钱,还把家里3万元积蓄花光了,又欠下2万元债务。2003年,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孟庆芝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乡开办獭兔养殖场。
孟庆芝说,把养殖事业做强做大,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行,发展更多的养殖户,共同致富才是出路。29岁的肇东农民郝建福夫妻原来在外省一家木器厂打工,2007年夫妻俩返乡。孟庆芝热心帮助他俩养殖30只种兔。如今郝建福已繁育獭兔2000余只,还新建了100多平方米兔舍。双城农民范国柱原来也在外地打工,失业返乡后于2008年3月从孟庆芝的养殖场购买了12只种兔,如今也建起了100多平方米的兔舍,繁育獭兔近千只。孟庆芝依靠诚信经营和保证产品质量,逐渐打开市场,有了像黑河市红色边疆农场那样的固定大客户,她的养殖场在互联网有自己的网址,兔肉销往四川成都等地,兔皮销往河北、山东等地。
孟庆芝原来在企业负责政工工作,有30多年党龄。她说,发展自己的同时,不能忘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要用真诚的行动去带动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阿城涤纶厂下岗女工唐丽华,丈夫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当时全家每月只有200元的低保收入,还供儿子读大学,生活十分困难。2005年5月,唐丽华找孟庆芝想学养獭兔,又苦于无资金、无场地。孟庆芝把这对夫妻安排在兔场工作,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来孟庆芝的兔场扩大经营,唐丽华夫妻主管技术工作挑起大梁。如今夫妻俩每年纯收入达2万元。孟庆芝免费为养殖户做技术服务,从饲料配方、配种、防疫,她都去现场一一指导。种兔出售后,她向客户提供一个月的包换服务。客户购买的种兔,如果一个月内因病弱死亡,孟庆芝都会给予更换。对购买10组(60只)以上种兔的客户,孟庆芝提供整套养殖技术服务,她对特困户、残疾人、下岗职工,都给予一定的优惠,热心进行技术指导,将她们扶上马,送一程。目前孟庆芝的养殖场有从业人员15人,其中下岗职工13人,农民工2人。
经过6年的艰苦创业,孟庆芝的獭兔养殖事业已走上稳定发展轨道,并当选省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副理事长。目前她已在双城、肇东、绥化发展了三个养殖基地,带动辽、吉、黑近300家养殖户共同发展。作为下岗创业的妇女典型,孟庆芝获得许多荣誉。2007年3月,她获得哈尔滨市道里区妇联“巾帼和谐十星——致富星”称号。2008年1月获得全国妇联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