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5日讯 由一名街头卖油条的下岗女工到精通英语的私立外语学校的校长,今年48岁的刘先芳用15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3日,记者采访了刘先芳校长。简单得体的服饰、朴实无华的外貌,刘先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乐观、能干、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学校大厅内挂满各种荣誉证书、奖状、锦旗。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刘先芳感慨颇多。高中毕业时差了几分没有考上大学,刘先芳来到了香坊粮库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她扫过地、卸过车、干过各种杂活。刘先芳并没有气馁,她报考了成人教育学院的英语专业。她学习非常刻苦,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背单词,练口语。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时间里,刘先芳熟练地掌握了英语的读、写、听、说等。有一次,美国商务参赞来到香坊粮库参观,正赶上粮库的翻译出差在外,领导让刘先芳临时顶替一下。刘先芳精准的翻译,受到了美国客人的好评。这件事在刘先芳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她学习英语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粮库经济效益差,工资收入低,刘先芳开始在街头摆摊设点炸油条、卖豆浆,挣钱贴补家用。1994年,刘先芳正式从单位下岗。回家后,她迷惘了好一段时间,心想以后的日子里光靠卖油条肯定不行,应该发挥自己的英语特长。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刘先芳决定开一个英语补习班,最初班里只有两个孩子,教室不到十平方米,除去各种费用基本上不赚钱。性格倔强的刘先芳一面寻找生源,一面租更大的房子。慢慢的,学生多了,教室大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搬迁,如今她已经拥有了一个教学面积600多平方米,有固定学生300余人的英语微机学校。
刘先芳说,创业之初,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得不到家长的信任,由于她卖过油条,许多附近的居民都认识她,认为她英文水平不高,教不好学生,为此刘先芳举办了多次的公开课,免费让学生和家长试听,一段时间后,前来听课的家长被她出色的英文口语所折服,纷纷把孩子送到她这来学习。现在学校的学生中有多人考入清华、北大、北二外等高等学府,学校在当地也越来越有名。大冬会期间,学校为志愿者进行了免费的英文培训。

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年近五十的刘先芳显得年轻多了。

当了校长后,刘先芳还亲自为孩子们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