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3日讯 省广电局针对影响和制约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制定整改措施,以实施“八大工程”为牵动,大力推进整改落实工作,推动广播电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以品牌建设工程为牵动,提升舆论引导力。反复论证品牌定位,全力做好品牌的构建、经营和延伸,力争在未来三到五年,打造出两至三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牌主持人;在做大做强《新闻夜航》、《叶文有话要说》等专题专栏的同时,再打造两至三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名牌节目、栏目;巩固提升卫视频道龙江“第一视窗”的地位,扩大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把其他频率、频道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性优势品牌,保持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占有率。
二是以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工程为牵动,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进无线数字广播电视网、有线数字电视网、调频专业广播网和无线广播电视网的建设工作。到2010年,从根本上解决全省人民高质量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三是以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为牵动,推动广电事业可持续发展。以建设亚布力国际广电中心、圆满完成“大冬会”赛事转播为契机,推动我省高清晰数字电视发展;加快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监测调度指挥系统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项目,为安全播出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推进省广电局原址改扩建项目,将中山路旧楼区改造为“黑龙江省国际新闻文化创意中心”,使其具有国际新闻发布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动漫游营销展示中心、广播影视博物馆、多厅院线旗舰店、国际音乐厅、文化娱乐中心等多种功能;积极与哈尔滨利民开发区洽谈开发黑龙江广播影视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的有关事宜,将其打造成集广播影视摄录制作、影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四是以打造上市公司工程为牵动,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以新组建的产业发展主体——黑龙江省龙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逐步整合省本级广播电视优质可经营性资产,组建集广播影视制作、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报纸期刊出版、互联网服务、广告经营等跨媒体、多元资本构成的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争取早日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五是以产业经营工程为牵动,增强广电产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转变广告经营思路,调整广告品种和结构,拓展创收方式和手段,扩大市场份额,增强防范、化解经营风险的能力,实现广告经营的可持续增长;强力发展延伸产业,开发网络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广播、手机广播电视、移动电视等视听新媒体业务;积极培育辐射产业,发挥龙塔、月亮湾电视城、亚布力国际广电中心等一批标志性的硬件设施优势和强大的传媒资源优势,积极向文化娱乐、庆典礼仪、艺术教育等领域拓展;主动抢占关联产业,向汽车销售、医疗、服务等与广告经营密切相关的产业拓展,丰富赢利模式,不断扩大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六是以广播影视制作工程为牵动,叫响广播影视“龙江制作”品牌。巩固扩大广播剧已取得全国十八连冠的传统优势,在提高其市场化水平上下功夫,打造全国最大的动漫后期语音制作中心;着力打造电影精品,高质量地拍摄好《萧红》、《大山里的警官》等影片;力争在电视剧制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做好《晒幸福》、《红印》、《东方红》、新农村建设“三部曲”等电视连续剧的筹备与拍摄,以及反映黑龙江工业崛起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纪录片《脊梁》的摄制工作,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七是以体制机制改革工程为牵动,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规范明晰的目标管理体系为牵引,以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动力,以公正灵活的薪酬分配体系为保证,以奖罚分明的奖惩激励体系为推动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训机制、人才竞争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积极稳妥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制播分离改革,对新闻类、专题类、时政类节目,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主动权和频率频道播控权、编审权;以省电台与海南三亚电台合作开播“天涯之声”为契机,对文艺类、体育类、科技类节目资源逐步实行制播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公司化、市场化运行。
八是以打造广电精神工程为牵动,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清醒、沉实、大气、卓越”的广电精神,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提供思想保证。以打造广电精神为主线,全面加强班子队伍政治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建设,努力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班子成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