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哈尔滨公交IC卡丢后不挂失余额随卡归拾到者所有
2009-04-16 14:26:44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胡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6日讯 哈尔滨市从2007年7月1日启动智能公交IC卡服务以来,已有130万张智能公交IC卡被消费者使用。该卡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快捷,也同时存在着不记名、不挂失的先天缺陷。近日,一位将卡丢失的消费者提出疑问,“丢卡后余额不能转存,那么谁会花掉消费者的钱?”

  春节前,苏先生的儿子将学生公交IC卡丢失,苏先生拿着儿子的证件来到南岗中宣街哈尔滨城市通智能卡客服中心办理挂失。服务人员回答:“公交IC卡不能挂失。”苏先生问:“那卡里的30元余额怎么办?”服务人员说,“谁捡到了谁花掉,余额不能转移,只能永远存在那张卡里。”为此,苏先生必须花16元重新办一张新卡。

  苏先生认为,公交卡的相关服务单位对自己不能追回的余额负有责任,为此他反映到市工商局消保处12315中心请求处理。

  “电子钱包”脱管“电子现金”

  12315举报中心针对苏先生的疑问,向市城市通智能卡有限责任公司发函。

  该公司回函解释称:“城市通IC卡是一种具有‘电子钱包’功能的脱机性质的储值消费卡,它不同于金融行业的信用卡,系统无法对IC卡实时在线监控,因此丢失的卡仍然能被拾到者进行消费。”

  该公司客服人员也表示:“卡里的余额相当于‘电子现金’,只能靠人为发现拾到人去阻止其花费。”但记者发现,市民在乘公交车刷卡时,几乎没有司机去检查持卡人的证件。


 

  丢卡余额沉积成疑账

  对于永远不会被人拾到的丢失卡,余额会属于谁?记者昨天致电该公司市场发展部负责人张部长,他表示,消费者通过银行为公交IC卡充值后,所有的费用都存储到一个公共账户中。智能卡公司只有权对已经消费的金额进行结算,无权动用没有消费的余额。张部长介绍,“目前只能等待相关政策出台,决定如何处理这些沉积金额。”而对于目前有多少卡是丢失的?沉积余额有多少?回答是:“无法统计。”

  呼吁完善技术服务

  市工商局12315负责人认为,苏先生的疑问,暴露了公交IC卡推出服务时的设计缺陷。而消费者在选择这项服务时,又不得不接受“不记名、不挂失”的单方合同条款,这也有霸王条款的嫌疑。另外,从12315受理的投诉情况看,很多消费者表示自己在购卡时,没有被告知此卡不能挂失。工商部门因此认为,有关部门在服务上没有尽到足够的告知义务,为此建议相关管理部门抓紧研发,尽快实现记名、挂失服务,并对于卡内资金的使用流程和余额处理等问题,用更透明、更广泛的方式向消费者告知。

  南京公交卡可挂失

  “金陵通卡”是由南京公用事业IC卡有限公司发行的公交卡。该卡分为记名卡和不记名卡,消费者可自行选择。记名卡在办理时须凭身份证交纳押金后办理,该卡可挂失,可退卡,须年检。

  记名卡丢失后,用户可凭身份证和充值单到客户服务中心或银行网点办理挂失登记。若拾卡人持挂失卡消费时,系统可通过技术手段将该卡锁死,使其不能使用。挂失卡用户可持登记表到综合业务网点办理余额转存。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