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7日讯 (记者 朱丹钰)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哈工大理学院化学系陈刚教授课题组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化学领域高影响因子杂志《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s)。
氢能已普遍被认为是一种理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之一,而开发高效、廉价的实用光催化剂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也成为当前国际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采用溶剂热自组装方法合成ZnS–In2S3–Ag2S纳米多孔固溶体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无需负载Pt等贵金属,表观量子产率达到19.8%,表现出优异的光解水制氢活性。此项研究为设计制备太阳能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方法,将进一步促进高效廉价光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陈刚教授课题组主要开展能量转换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三年在《化学通讯》、《纳米技术》、《化学物理》、《化学电源》、《国际氢能》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尤其是今年以来,已被接收出版的影响因子大于2.7的论文就达7篇。
相关资料:
《化学通讯》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旗舰杂志,被专家公认为是国际化学领域的顶尖杂志之一,主要刊登国际化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其登载的文章,常常被世界多个著名的二次文献期刊大量摘引或转发。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