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8日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7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6亿元,第二产业146.9亿元,第三产业328.2亿元,分别增长6.6%、1.0%和16.2%。全市13项经济增长指标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前移。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备春耕资金充裕
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9亿元,增长6.6%,增幅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畜牧业稳步发展,完成产值41.1亿元,增长7.6%,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今春降水丰沛,土壤墒情良好,为保春种提供了有利条件。哈尔滨市加大了农资货源组织、市场监管和价格控制力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18%。全市已到货种子7.5万吨,化肥75万吨,分别占需求量的97%和82.8%,农膜、农药、柴油等主要农资货源充足。农贷投放备耕资金100亿元,同比增长1.4倍,农民自筹8亿元,备耕资金合计达到108亿元,是近年来备春耕资金最充裕的一年。
工业生产止跌企稳
食品医药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5.2亿元,同比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9.5亿元,增长5.7%,增幅分别高于1月和2月19.1和3.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下滑的局面初步得到缓解。在备付金制度、重点企业包保、干部下基层等措施作用下,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69.1亿元,增长13.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成为遏制全市工业下滑的主要力量。
食品、医药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分别实现增加值39.1亿元和11.4亿元,分别增长21.9%和19.6%。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下降4.3%,降幅分别比1月和2月减少4.6个和9.3个百分点,降幅逐步收窄。企业景气指数为114.1,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4.7,均在相对景气区间运行。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拉动全市经济提升
哈尔滨市今年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狠抓“项目建设年”工作落实。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3亿元,增长1.5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在建施工项目30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3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4个,增加157个。工业投资完成15.3亿元,增长74.8%,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3.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亿元,增长17.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
从“六个一百”项目看,工程建设类项目已开工124项,完成投资23.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6%。从150个重点推进项目看,一季度开工41个,完成投资23.8亿元。“六个一百”项目成为一季度拉动哈尔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对外贸易逆势增长
引进外资规模扩大
据了解,市属企业进出口总值7.5亿美元,增长7.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2.6和21.0个百分点。其中:进口4.0亿美元,增长22.0%;出口3.5亿美元,下降4.9%。对亚、非、北美和大洋洲贸易额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7.3%、10.7%、1.2倍和31.2%。对外贸易在全国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逆势上涨。
全市一季度签订、执行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23项,协议引资额471.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3.3亿元,增长16.5%。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5户,增长19.1%。实际直接使用外资8503.2万美元,增长10.2%。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民生支出得到保障
一季度,全市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6.2亿元,增长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3.8亿元,增长21.2%。其中,市本级完成25.4亿元,增长16.6%;区级完成10.7亿元,增长27.4%;县级完成5.7亿元,增长37.5%;开发区完成1.9亿元,增长11.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8.9亿元,增长28.5%。教育、卫生、科技、社保、城乡社区事务和环境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404.7亿元,同比增长26.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35.0亿元,增长23.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