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4月25日讯 距离新一轮小学升初中择校考试时间仅剩一个多月,哈市文化补习学校不仅推出了名校名师讲题的培训班,个别学校还傍上民办名校办起了“加强班”。虽然学费不菲,不少家长还是纷纷带着上了一天课的孩子出现在各种小升初补习班上。家庭支出增高不说,四处补课也让孩子不堪重负。
文化校傍名校办班
20日17时许,记者来到哈市工程师街2号,看到不少家长都站在人行道上等孩子。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参加的是哈工大附中举办的小升初试前培训班,孩子在上课,家长得在外面等着。“数、语、英全科收费1560元,孩子每周一、三、五来上课,上到‘六一’前后。为了备考小学升初中的择校考试,这一年可把家长折腾坏了。”
记者经了解,工程师街2号的培训班是“神州业余文化学校”开办的,数学、语文、外语全科学员每周分一、三、五和二、四、六两组上课,每组有500名学生,每个班有50名学生。1560元是52堂课的学费,目前家长交费后并没有拿到收据。
23日,记者来到哈工大附中,“神州业余文化学校”就位于一栋教学楼的二楼。该学校校长刘鸿涛告诉记者,他们这所学校与哈工大附中是合同关系,他们只是租附中的教室,学员并不能保证都升入哈工大附中。刘鸿涛说:“我们的班不能称为小升初强化班,而是小学初中衔接过渡精品班。我们正在办理税务登记,课程结束时会给家长收据的。”
超补让家长忙孩子累
沿西大直街往学府路方向走,两侧居民区和商业楼内,有数十所文化补习学校,这些学校内大多都设有小升初补习班。在和兴路附近的一所大型外语学校内,还贴有学员小升初“状元榜”。19日,陪孩子在此补习的一名学生家长说,孩子整个寒假也没有休息,每天9时到19时都是在“布谷鸟”文化学校过的,开学后又到这里补外语。“说实在,看到孩子每天累得直犯困,我也心疼,可不学咋整?”
师范附小五年级的学生小强,参加了三个文化学校的小升初补习,几乎每天17时到20时都在外面上课。小强说:“因为要做各个班的卷子,每天23时我都睡不了觉,第二天在学校上课时直打瞌睡,作业也完成不了。”小强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参加小升初补习的孩子,基本都不做学校的家庭作业,课本内容不再重要。
记者了解到,学生忙家长也闲不着,大多数参加补习的学生都要由家长陪着。“本来参加一个班全科费用也就是一个月六百多元,但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了解更多名校的题型,大家都给孩子报了几个班,加起来每个月花费都在二千元以上。如果再加上交通费和餐费,我们两口子每月工资都得搭上。”一名家长说。
小升初补习鱼龙混杂
前不久,记者随同一名家长来到“青青草”文化学校。招生宣传时说要请工大附中、六九联中等名校的出题名师来上课,但上课后学生和家长发现,三科中的两科竟然都是偏远小学的教师来教。在香坊区幸福路附近的一个文化学校,教奥数的老师原来就是医院的护士。
一些名气大的文化学校上课时,经常有一些报名的学生用照相机拍下卷子,用录音笔录音讲课内容。原来,这些学员都来自其他文化补习学校,除自己学习外,还肩负着收集信息的任务。
教育专家:此类补习班根在择校考
记者了解到,1985年前后哈市取消了省市重点初中的录取考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公办校和民办校又开始自发进行择校考试,小升初再次成了让家长和学生忧心的问题。哈工大教授关龙说,繁重的学习任务过早落到小学生身上,不但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哈市教育部门明文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中,不能采取考试的形式来录取新生,可这却并没有挡住小升初择校班的发展,小升初择校考试让小学生提前尝到了中考和高考的滋味。黑龙江大学教授张景超说,小学生应该轻松快乐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目前小升初愈演愈烈的办班补习和选拔考试,已经让小学生失去了正常的学习和休息环境,不少孩子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变成了学习机器。“不能不说,有些四五年级孩子做的奥数题,大学老师也难以用同一种方法解出,背诵的诗文佳句也过于深奥。应该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彻底取消小升初考试,杜绝各种小升初补习班。”张景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