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4日讯 海南、四川、上海、香港,甚至长春……“五一”前夕,记者通过问卷对哈尔滨市百名市民进行了春季旅游意愿调查,其中接近一半表示没什么地方可去。而要出门旅游行的市民中超过九成的人选择地处南方的省份旅游,龙江本地游成了尴尬的空白点。
本地人不建议朋友春天来
29岁的市民陈明慧说,我省的旅游,冬天可以赏冰雪、夏秋可以参加森林游和景观游,唯独春季,冰雪初融,风沙肆虐,大地枯黄,没有好玩的地方。她这次已经和朋友约好要开车到长春电影城玩。曾有外地朋友想来黑龙江玩,被她婉言谢绝了。
朱永涛在2007年春天的时候,带一名外地来的朋友去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结果他的朋友大失所望。本来是专程从湖南来看鹤的,但到了景区,除了看到了十几分钟的放鹤表演外,与鹤有关的文化背景,都没有人进行介绍。
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市民都不建议朋友春天来黑龙江旅游。
外省景区“包围”龙江
“大连特价游、长影世纪城、长白山三日游、兴城-笔架山-葫芦岛、沈阳千山本溪……”清明节、“五一”之前,都是各个旅行社极力推销旅游线路的时期,从今年的广告中可以看出,我省的旅行社都在推销外地的旅游景点。
据哈尔滨市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介绍,由于增加了清明节假期,缩短了“五一”假期,很多市民选择了短途游。近两年,他们也在不断考察我省的旅游线路,打算推出一些短线游。但像镜泊湖、五大连池、香庐山等传统的短线游,景点因受到气候限制,春季并不适合旅游。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这两年长影世纪城、长白山、千山等离我省较近的旅游景点开虽然也受到气候的限制,但这些景点以当地的民俗为背景,增添了很强文化色彩,加上宣传力度很大,很多市民都是慕名而去的。
特色文化应成为旅游新王牌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显示,我省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历史人文资源特征明显。古生物化石出土点88处,远古人类遗址12处,唐、辽、金等遗址丰富,尤其是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遗迹、传说众多。还有现代历史纪念地近50处,另有上溯数百年地流人文化遗产等。
哈尔滨市旅游局一位人士认为,这些文化遗址不受气候的限制,能够开发成春季旅游项目。例如女真族的发源地金上京遗址、鄂伦春民族风情、东宁的要塞、瑷辉古城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色彩,体现了黑龙江的发展过程。同时,利用电视剧《闯关东》、《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热播,开发出相关文化,这都是我省的优势旅游资源,不受季节的限制。
吸引有实力企业办旅游
据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孙琦副教授介绍,近年来,我省的冰雪旅游发展迅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我省的春季旅游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其实我省有很好的春季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完全可以用特色的文化牌,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带动我省春季旅游的发展和整体旅游业实力的上升。
孙琦认为,我省的金上京、瑷辉古城、少数民族部落,都很适合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我省与俄罗斯有很深的渊源,是一个欧陆风情很浓的省份。旅游企业应该制定好这些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不仅仅是参观一些景点设施,还应该人为增加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比如“哈夏音乐会”、“哈洽会”等。部分活动完全可以改在春季举行,吸引游客。
孙琦认为,我省的很多旅游景点开发仍停留在地方政府或小企业投资建设的水平,政府应该吸引一些有经验的大企业来我省投资建设,给予税收、审批等优惠政策,这样才能把我省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