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汶川地震一周年访黑龙江省医疗救援队绵竹医疗队陈宏
2009-05-12 12:36: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医大二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宏接受东北网记者专访 李博摄

在四川绵竹灾区陈宏为一位受伤的老人擦拭伤口(资料图)

  东北网5月12日讯(记者李博)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一周年,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医大二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宏,一位曾在四川绵竹地震灾区参与医疗救治的黑龙江省医疗救援队的医务工作者,陈宏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在灾区参与救治的情况,用自己的感悟和行动凭吊逝者,寄托哀思。

  记者:作为一名在汶川地震中亲临现场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治的医务工作者在今天的此时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陈宏:生命是脆弱的,但是中国人在灾难面前表现的团结与顽强令所有人折服与称赞,其实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一颗爱的心,尽可能为你周围的人释放温暖与关怀,这是我经历地震后最大的感触。

  汶川地震一周年,这是记者与曾在四川绵竹参与医疗救治的黑龙江省医疗救援队哈医大二院四川绵竹医疗小分队队长陈宏的一段谈话。

  见到哈医大二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宏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言谈之中透着儒雅,很难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中他是怎样挺过来的。“这样的灾难在考验着每个人,逝去的人,幸存的人,你、我”,陈宏说。


晚上在帐篷旁陈宏每天都要写下救灾工作日记(资料图)

绵竹灾区学生作业本散落在瓦砾堆里(资料图)

  就是一个想法——去灾区救人

  其实当地震发生后有很多人自发的去灾区救人,这样的场景我们在电视上也看到许多,心痛啊,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灾区人民的生死伤痛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陈宏这样对记者说。

  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发生后,陈宏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坚决要去前线参加救援,5月21日深夜23点,接到院里通知的一刹那,陈宏热泪盈眶,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为伤者抚平伤痛。

  5月22日13时,一支由哈尔滨医大二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组成的黑龙江省第二批医疗救助小分队登上了飞往灾区的航班。

  凄凉、震撼、令人窒息

  “在你去四川之前有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害怕过么?”记者问。

  去四川之前,想象过到达灾区的情景,也知道肯定会非常艰难,但是想象终归想象,有些事情是你没有真正经历而无法清楚体会的,到了四川灾区眼前的一切只有痛心和震撼,人在灾难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但是渺小的我们还是和大自然进行着抗争,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和战胜困难的坚强决心,是我到达灾区真切感受到的一股备受鼓舞的强大力量,犹如洪水一般充斥着我和现场的每个人。

  陈宏说,到达灾区后已经没有害怕了,其实医生就是一个和死亡争夺生命的职业,穿梭于死亡之间,寻找哪怕是一丝生的希望。灾区的救援部队就像一股粗大的绳子,此时此刻大家凝聚在一起,只有一个目标——救人,这就是唯一的想法。


四川绵竹市受伤群众在抗震救治站接受治疗(资料图)

四川绵竹市一位医生将伤者背进抗震救治站(资料图)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一位八十七岁的老大爷在被解放军从地震废墟里救出来,在陈宏和其他医生的救治下出院时,拉着陈宏的手唱了这支歌。

  陈宏介绍说,当时老人从废墟里救出,身上多处外伤并且左上肢骨折,并发肺炎,在给他做清创手术时,由于坏死的组织范围太大,麻药没有完全覆盖,老人疼得满头大汗眼里流出泪水,却硬是咬着牙一声不吭,我们看了都不忍心,他却安慰我们。

  经过精心的治疗,老人家恢复得很快,当他出院的时候,高兴得像个孩子,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家都震没了,没有什么东西可感谢你们的,就给你们唱一首歌吧,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在场的所有人热泪盈眶。

  主治医师当护士,那样的环境我们毫无怨言

  “你们在灾区的工作环境怎么样,是怎样工作的?”记者问。

  23日,我们到达重灾区绵竹,被安排在“绵竹市抗震救治站”,协助绵竹市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工作。

  当时绵竹市人民医院就设在体育场原来的网球区里,三个病区,二百多名伤员,医疗条件非常简陋,“手术室”就是一顶帐篷,一个灯泡,一张诊床,受客观条件限制大型手术很难开展,但是即使条件简陋我们仍然坚持平均每天高质量的完成8台左右的手术。为了更好的工作,作为哈医大二院四川绵竹医疗小分队队长的陈宏把十个人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外科医生带两个内科医生在病房救治伤员,另外一名医生出内科门诊,由于伤员太多我们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陈宏告诉记者,到了晚上由于当地物资紧缺,哈医大二院的医疗队十个人就挤在从哈尔滨带来的两顶帐篷里,帐篷里既没有电灯也没有床铺,大家就席地而卧借着病房里的灯光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碰上下雨天,我们就在湿地上垒起几个砖头,铺上捡来的木板,睡在上面。清晨起来发现睡袋、褥子、衣服都湿了,头发像刚洗过一样。连日的高强度工作使大家非常疲惫,有时外面下着大雨,帐篷里面下着小雨,我们就干脆用毛巾把脸一蒙,任雨水打在身上也不愿意再动一下了。

  据陈宏介绍,刚到绵竹的一段时间里,患者始终以外科病人为主,作为内科的主治医师、副主治医师都主动承担起护士的任务,每天帮助医生包扎伤口、换药、抬担架、护理病人,大家当时就是一颗心,虽然辛苦却无怨无悔。


四川绵竹市为灾民临时搭建的帐篷(资料图)

医务人员正在为伤者缝制伤口(资料图)

  全科医师很重要,用“心”去救治病人

  “在四川绵竹参与医疗救治的这十几天中,对于医生的工作有过重新的思考和新的领悟么?”记者问。

  在地震这样突发性的灾情情况下,一名全科医师很重要,像我们这样大的医院专科性太强,在灾区很少有一个部位受伤,都是复合伤,技术全面的医生非常重要,对伤情判断和处理上急诊创伤的医师很重要。

  现在,我国对于全科医师的理解还不是很完善,逐渐培养一批这样的全科医师也是我们殛待要做的工作。

  医生的职业是神圣的,通过自己的双手让生命维系,在平时医院的工作中其实也是在这样做的。和平年代下的我们习惯了干净、现代化、优越的工作环境,对于医生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把他当成一种工作来做。

  这次的绵竹灾区救治行动,感慨很多,大灾大难面前人对于生命的渴望和抗挣在眼前看的如此真切。在物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时候真的会忽略很多东西,包括自己那颗爱的心,其实什么最重要?——能够活下来,我们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最重要的。

  作为医生来说,能够给人以生命,帮助病人度过难关,这不是工作,是使命与责任,用真心去医治,耐心、细心的帮助他人,这是我在绵竹回来后更加要努力去做好的,陈宏这样告诉记者。

  回首四川,珍惜眼前,好好生活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了,现在想想,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陈宏说,现在灾区的重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灾区人民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但是经受过灾难洗礼的心灵我想都是不同的。

  在绵竹救治行动回来后,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改变,陈宏说,好好的珍惜眼前的生活吧,坦然宽容的对待一切,什么都很重要,其实什么都不重要,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人能活着是如此不易!用心生活,用心工作,这是我特别想说的。


  陈宏简介:

  陈宏,男,1967年2月生人。

  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留校工作。

  2000年哈医大二院呼吸科工作。

  2002年、2005年两次赴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学习,并在非典期间参与了抗击非典的医务工作。

  2007年晋升哈医大二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2008年作为黑龙江省医疗救援队哈医大二院四川绵竹医疗小分队队长参加四川绵竹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并评为省级标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