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增3个专业 部分专业只招英语考生
2009-05-18 10:57: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韩晶 亓雪梅 邵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8日讯(记者 韩晶 亓雪梅 邵奇) 14日下午,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就业处庄启鹏做客东北网,就网友普遍关心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今年的招生计划、奖学金设置及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解读。

  访谈提要:

  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概况

  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它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2009年的招生计划

  2009年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招收本科生3370人,向西部省份有所倾斜。 新增了3个专业。分别是应用化学、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信息安全,其中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按“核工程与核技术类”招生;

  国防生招生专业、英语专业和中澳、中英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 ;中俄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收英语和俄语考生。英语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达到110分以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要求外语成绩达到90分以上,工业设计(艺术类)专业要求外语成绩达到70分以上。

  对第二志愿考生设定了志愿级差分20分。若生源不足,学校可将剩余的招生计划数调至生源充足的省份安排录取。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预留部分招生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生源情况。对于生源好的省份,学校将增加部分招生计划,从高到低录取高于当地重点线40分以上的第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根据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精神,我校原则上以实际考分为准,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加分考生。 (应往届)对于应往届生,我校执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的相关规定。如果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没有特别的规定,我校对应届生和往届生同等对待。


 

  三、录取原则

  录取原则学校确定进档考生专业按分数优先的原则,没有分数级差,即按进档考生高考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考生录取专业。若高考总分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则看其是否达到第二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依次至最后一个专业志愿。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优先录取有政策加分的考生,其次按照数学、英语、语文的顺序优先为单科成绩高者确定专业。二志愿考生减去20分同一志愿考生参加专业分配。

  四、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情况

  我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为35%左右,有些专业超过60%,每年有15%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

  我校治学严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外语、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普遍得到社会认可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在社会人才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11年达到95%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被国防科工委和黑龙江省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五、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开展学士学位合作教育。学校国际合作教育2009年将在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4省(市)招生180名,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招生专业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时,在填报国际合作教育的考生中,按志愿顺序和高考总分从高到低录取。

  合作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包容了中外高等教育的精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整合加入了外语类课程,使得毕业生熟悉专业知识、精通外语、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在择业中占据独特的优势,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施展才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招生和国际合作教育本科招生在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招生计划上的学校代码不同。考生既可以单独填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志愿或国际合作教育志愿,也可以同时填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志愿和国际合作教育志愿,但学校代码要填写清楚。

  国际合作教育对学生的外语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对学生的经济能力要求也较高,另外课程是根据合作教育的需求和特色而设置的,希望考生在报考时要充分注意这三点。

  六、奖学金设置及贫困生的资助政策

  七、各专业的学费标准

  八、哈尔滨地处东北,南方学生是否能适应北方气候

  详情请观看视频访谈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