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第一条石砌马路地段街翻新 坡度感觉不到颠簸
2009-05-20 09:00:39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荆天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第一条石砌马路地段街翻新 坡度感觉不到颠簸
 
哈尔滨第一条石砌马路地段街翻新 路边石浑然一体更美观

  核心提示

  地段街,冰城一条百年历史名街。时下行走于此,您会惊喜地发现,这条百年老街变样了:人行道焕然一新,车行道坡缓平整,绿化带也呈现出如画般的美丽……19日,记者从哈市道桥处了解到,地段街正在建设成为今年哈尔滨的首批样板景观路,并将成为首条完工的景观路。

  历史:冰城首条石砌马路

  据哈市规划部门相关人士介绍,1898年,为了沟通道里与南岗、香坊之间的联系,松花江边与南岗间修筑了一条石头马路,并于1899年建成。因当时的铁路工程局第九施工段驻扎在此,该路遂被称为“地段街”。由于这一带地势低洼泥泞,当时的地段街是用树干、树枝垫底,再用长满青草的地皮、沙土堆高,最后用小块石铺砌。地段街是哈尔滨有史以来首条石砌马路。

  哈尔滨解放后,地段街进行了多次修建,并铺上了沥青路面。

  旧貌:路面破损盛名难负

  近年来,地段街人行步道板的残破,车行道的鼓包、翻浆,使这条百年老街盛名难负。从霁虹桥下坡拐进地段街,驾车者感受到的是颠簸,从地段街的大坡驶到工厂街附近还有“忽忽悠悠”的感觉。

  哈市城管局道桥处副处长曹家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段街路面破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表层使用了近10年的沥青混凝土已经失效,需要重铺;二是该街马葫芦周边的路面防水性能差,排水不畅,使得路面破损严重。

  曹家林说,此次地段街大修是将原有沥青混凝土层铣掉,重新“盖被”。同时给马葫芦周边的路面“吃小灶”,用水泥混凝土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提高抗压等级。


  新颜:样板路处处以人为本

  19日,记者随道桥专家王旭东来到即将通过验收的冰城样板路——地段街。王旭东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这条路,那就是处处细节都体现了人性化。

  路面硬度好耐高温

  地段街路面采用的是造价较高的改性沥青,这种新材料耐高温、硬度好、抗裂性能也优于普通沥青。

  坡度感觉不到颠簸

  道桥部门给地段街进行了专项的“坡路找平”,纵坡变得非常舒缓,开车驶过再也感觉不到颠簸。为了让路面积水迅速流入路边的雨水井,路中央与两边的高度差也经过了科学计算,排水不再是难事。

  转弯方便车辆行驶

  记者随后来到地段街与其他街道交口的转弯处。这些转弯处取消了原来90度的直角设计,全部改成了圆弧形。专家告诉记者,这可以让车辆在转弯时操作更容易,减少路边石与车辆发生刮蹭的几率。由于弯道的面积增加了,也使得转弯处不再成为易发生车辆碰撞的地方。

  路边石浑然一体更美观

  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地段街的路边石也进行了修整。王旭东告诉记者,修整一新的路边石经过水泥灌缝成了一个整体,不但更加平整、美观,还增加了抗挤压强度,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人行道抗压透水防滑

  改造前人行道上的步道板不但破损严重,到了雪天还非常光滑,市民走在上面胆战心惊。现在换成了防滑承重的荷兰砖,不仅抗压、透水,更重要的是防滑了,还增设了盲道。

  绿化无飞絮减扬尘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地段街的绿化景观了,在行道树的基础上,增加了小花坛的设计。小花坛内有不飞絮的柳树,有市花——小叶丁香,还有可以减少裸露土地扬尘污染的地被植物金山金焰。如今,不论是驱车,还是行走在这条街上,每个冰城市民的切身感受是:地段街变美了、更整洁了。

  目标:年内改造76条路

  为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哈尔滨市政府决定今年分两期改造76条翻浆破损道路,并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对城市道路的土基结构、基层结构和面层结构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力争三环路内城市道路全部达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新建和大修道路时,计划不仅对街道路面和基础进行达标处理,还将同步对人行道、路边石、转弯处和绿化景观进行同步提档处理。哈市道桥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地段街建成样板路之后,取得的经验将在哈市其他街路的维修建设中推广,目的只有一个:让冰城市民出行更便捷。

  相关链接:

  1898年,为了沟通道里与南岗、香坊之间的联系,松花江边与南岗间修筑了一条石头马路,并于1899年建成。因当时的铁路工程局第九施工段驻扎在此,该路遂被称为“地段街”。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