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第三届中华医学会重症学大会举行 2500名专家冰城论剑
2009-05-23 21:01:23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华虹 方若冰 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医大二院icu主任于凯江主持大会

  东北网5月23日讯(李华虹 方若冰 记者杜筱) 5月23日,为期3天第三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大会在哈尔滨华旗饭店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在内的2500余名国内外重症医学专家汇聚哈尔滨,将重点探讨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基础培训、晋级考试等重症医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共同迎接“重症医学的春天”。

  据介绍,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缩写ICU)是大型医院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单位。20世纪70年代,美国创建危重病医学会,标志危重病做为一个独立学科宣告成立。近十年来,我国重症医发展迅速,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等重大医疗事件当中,重症医学专家在有效降低重大疾病死亡率、保障危重病患者生命等方面居功至伟。国家于2008年7月正式确认重症医学为二级学科(与外科、内科并列),卫生部要求在医疗机构中增加“重症医学”为一级诊疗科目,并在随后列入医院诊疗科目及职称晋级考试科目。这些都标志着我国重症医学事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被专家称为我国重症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主题为“重症医学的春天”的第三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大会重点讨论了重症医学学科建设,2500余名与会专家将分为六个会场,围绕各自领域从学术研究、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深入交流经验,重点探讨了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基础培训、晋级考试等重症医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以求建立我国自己的ICU规范化教学、管理体系,为未来我国重症医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哈医大二院副院长、ICU主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于凯江介绍,危重症医学是为最大限度地确保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而采取的及时、高质量和大量医学监护的一种医学模式。具有救治危重病患者、拥有高精尖科技和昂贵的医疗仪器设备、全天24小时不间断监护和以专科为基础熟练掌握危重症救治的专业医护人才等特点。ICU的整体技术力量是一所医院抢救能力、科研力量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医院集中人才技术力量全力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存在的机构,因此被成为“生命的通道”。哈医大二院ICU病房在国内起步较早,并具备心脏移植术后监护的传统优势,目前分为术后ICU、心外ICU和急诊ICU,已经做为医院的二级学科,以多脏器支持为基础,建立起集科研、医疗、护理、教学为一体的综合体系,现为国内发展最完善、技术力量最先进、体系最规范化的重症医学病房,无论在硬件设施、医护人员配备和护理理念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由于ICU患者没有家属陪护,ICU护士需要身兼家属、护士、医生三种作用,需要随时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对血氧、呼吸、心率、液体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对参数变化及时做出病情判断,协助医生随时调整抢救方案,护理工作占ICU实际工作的一半以上。因此,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了护理专场,分别从护理专业化培训、护理管理、仪器使用、感染监控等板块,对重症医学护理进行了全方位研讨。

  相关链接1:ICU简介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临床学科,宗旨是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病人提供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对危急重症的病人进行生理机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促进和加快病人的康复过程,这是续复苏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是社会现代化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进步,多种检测和支持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ICU病房的普及与规范,人们对生命生理机能的了解也逐渐完善,因此,提高了对衰竭器官的支持和保护能力,使危急重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许多危急重症的病人在严密监护与精心治疗下,度过了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而逐渐走向康复。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临床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链接2:ICU治疗对象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地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ICU主要收治对象是:①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②需要心肺复苏者;③某个脏器(包括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者;④重症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⑤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者。病情好转后,又转回普通病房。

  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在条件较好的医院,还配有血气分析仪、微型电子计算机、脑电图机、B超机、床旁调线机、血液透析器、动脉内气囊反搏器、血尿常规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等。由于ICU是在现代医疗装备下对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进行监护治疗,因此,在ICU里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变能力强,并能掌握复杂仪器的操作。

  ICU能使重危病人得到早期而又准确的诊断,紧急而又恰当的处理。因此, ICU病房对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危重病人来说,无疑是战胜死神的极好战场。

  相关链接3:ICU的要求ICU医师的基本技术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肺脑复苏的能力;呼吸支持的能力(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能持续地心电监测;有识别处理心率失常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能力;作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能力;对各种化验结果作出快速反应并立即给予反馈的能力;多个赃器功能支持的能力;进行全肠道外营养的能力;微量输液的能力;掌握各种监测技术,以及多种操作技术的能力;对输送病人过程中,生命支持的能力(有吸氧、呼吸机、心电监测的能力);有对各个医学专业疾病进行紧急处理的能力。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中小医院是一个病房,大医院是一个特别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在世界上有3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成为医院中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国内设有ICU的医院还不普遍,但已受到了重视,估计发展很快。ICU又分综合和ICU专科ICU(如烧伤ICU、心血管外科ICU、新生儿ICU等)。CCU是专科ICU中的一种,第一个C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缩写,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