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追踪“冰城丐帮”乞丐称:哈尔滨人特别敞亮(图)
2009-05-25 10:49:1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肖劲彪 高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红旗大街与先锋路交口处,一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孩子在车流中行乞。她发现记者后,便从车流中迅速逃向路旁的绿地,消失在记者的视线中。

  东北网5月25日讯 武侠小说中的乞丐义薄云天,前不久的汶川地震中也涌现出了一个“义丐”,哈尔滨市市区内也有一支乞丐大军。近日,记者跟踪了一伙自称来自甘肃省岷县的乞丐。

  记者从南岗区宣化街一直跟踪到道外区太平大街,沿途与这些乞丐展开“追踪”与“反追踪”,最终在太平北四道街的一片棚户区发现了乞丐的“老巢”。在当地民警配合下,记者走进这些乞丐的住处。交谈中,这些乞丐对自己一天的收入和自身家庭等情况表现得讳莫如深。经过进一步追踪调查,其中一名乞丐透露,“哈尔滨人很敞亮,这里的钱好要”。正因如此,在一些乞讨“前辈”的引导下,一些年轻人加入到乞丐大军的队伍中。

  据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乞丐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原因尚不知晓。突然增多的乞丐给哈市的救助工作也带来了压力。

  面对如此庞大的乞讨大军,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在街面上行乞的多为职业乞丐,他们目前已形成了以“安徽帮”、“山东帮”、“甘肃帮”等为主的乞丐大军。

  不同“帮派”占据不同地带,他们中大多受他人控制,就是赚取市民“同情钱”的工具。广大市民在面对街头行乞者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用塑料瓶剪成的“小碗”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有人觉得他们可怜,同情地给上一个硬币;但也有人厌恶地挥挥手……行乞者,已经成了城市里无奈而又必须接受的组成部分。

  近日,记者追踪部分“追车乞丐”,了解行乞者背后鲜为人知的生活。

  丐帮三大派

  据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统计,目前哈市职业乞讨者在120到150人之间,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在南岗区秋林商厦、火车站和极乐寺、道里尚志大街等城市商业繁华区域。流动在哈市的这支乞讨“军团”分为“安徽帮”、“甘肃帮”和“山东帮”等帮派。

  这些“帮派”一般不会在同一地带出现,就好像是行规一样。“山东帮”一般都是“跑单帮”的,即乞丐们不会配合乞讨,都是独自一人行乞。这个“帮”的乞丐“不讨厌”,一般身着带补丁的破衣服,头上裹着厚厚的头巾,跪在人行道上磕头乞讨,也有拉二胡卖艺乞讨的;“甘肃帮”则多用小孩做“道具”,或是年轻妇女,或是中老年人领着孩子沿街乞讨;在众多帮派中,看上去比较残忍的是“安徽帮”,他们多在地上写下自己的“痛苦往事”,用自己残疾的肢体博取路人同情。

  但无论是何帮派,他们都是些以乞讨为职业的人。


   

  目击 “追车乞丐”扎堆

  所谓“追车乞丐”是指在繁华区域车流中乞讨的人。

  “这里是哈市繁华路段,车流量大,看着这些乞丐抱着孩子,还有些老年乞丐在车流中穿梭乞讨,真替他们捏把汗。”17日17时30分,在南岗区先锋路与宣化街交口,一名途经此处的司机说。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名30岁左右的女子抱着个2岁大的孩子在车流中乞讨。女子上身穿一件红色外套,头上裹着条红头巾。一见车辆停下等信号,这名女子就抱着孩子上前敲车窗要钱。

  “你老家是哪的?”记者上前询问。

  “甘肃。”女子把孩子向上抱了抱,转身要走。

  “你一天能要多少钱?怎么不找个工作?”记者追上前继续问。女子低下头看着地面说了句,“每天10多元吧。想找工作,孩子小,找工作没人要。”刚说完,女子见记者手中拿着相机,便急匆匆地消失在车流中。

  正想继续追踪时,车辆已经开始向前“流动”。车流中,另一名梳着马尾辫的年轻妇女抱着小孩乞讨,一见记者拍照,女子很快向附近一个小区跑去。

  四处寻找这些乞丐时,记者突然发现,原本在车流中乞讨的两名老人及两个六七岁的小孩,坐在路旁广场的台阶上。10分钟后,刚才“消失”的两名妇女和这些乞丐聚集到了一起,6人沿路步行到宣化街上的“先锋路”公交站台等车。10分钟后,这些乞丐乘上了一辆52路公交车。

  记者跟踪公交车到了太平桥。见几名乞丐下车,记者躲闪不及被其中一名乞丐发现。见有人跟踪,乞丐们惊慌地四处躲藏。无奈,记者与这些乞丐开始“捉迷藏”。

  20分钟后,记者终于发现了那6名乞丐正从东直路朝太平大街方向走去。


回家必须经过一条狭窄的“炉灰路”。

收工后的乞丐在“家”休息。

  追踪 乞丐住所隐蔽

  乞丐们走过太平大街,来到太平北四道街上。跟踪乞丐们走到路的尽头,道路与铁道线交叉的地方有一条小胡同。胡同靠近铁道的一侧是水泥制成的栅栏,另一面则是一排二层小楼。傍晚时分,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小胡同幽静得很。站在胡同口能听到里面狗叫的声音。记者沿着胡同往里走,铁道一侧的栅栏旁堆起很高炉灰,路也越走越窄。

  步行10余米后,记者看到那几名乞讨者正沿着炉灰路走着。追寻着他们,记者也攀上了高高的“炉灰路”。炉灰的小路时而狭窄得仅有一只脚面宽,小心翼翼地走过一段百米长的炉灰路,下坡后,一个由水泥、木板搭建的遮雨棚出现在面前。此时天色已经很晚了,遮雨棚内漆黑一片。遮雨棚是从平房延伸出来的,这片平房大约住了5户人家。但此时,平房的几扇门都是紧锁着的。记者壮着胆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遮雨棚内的小路上。好容易走过去后,面前是一栋简陋的二层小楼。几个人一闪身消失在这栋楼内,到底进哪个屋了呢?

  记者随后跟上去,这时,胡同内一间屋里走出一名男子。

  “你找谁?”男子警惕地问。

  “这个房子是谁的?”记者装作打听房价的人,随口问道。

  “哦,你找老板吧,就在那个小屋里。”男子仍站在狭窄的胡同内注视着记者的行踪。

  记者小心翼翼地沿着胡同向里走去,透过一间室外的窗户看见,刚才那几名乞丐正在“卸妆”。为躲避身后那名男子的注视,记者继续向胡同前方走去,100余米开外的地方仍是连片的平房,里面住着些外地人。

  蹊跷 房门被人反锁

  20时许,在太平大街派出所民警的配合下,记者又走回到这个小胡同。此时,之前的那名男子已不在了。记者和民警随后来到乞丐们居住的地方,发现这是两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两间小屋的窗户面向一进门的门厅。

  记者透过窗户看到,右侧房间灯火通明,几名妇女抱着孩子,边吃饭边闲聊。左侧屋里三名五六十岁模样的妇女和一名30多岁、怀抱孩子的妇女坐在用木板搭建的简易床上,床边的地上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正用煤气罐煮面。

  正看时,屋里几名女子仿佛听到外面有动静,便都不出声了。几人抬头发现记者站在窗外时,立即关了灯。记者试着推房门,却怎么也推不开,原来门已被人从外面上了锁。借着手电的光,记者发现室内的几人都不见了。原来几人藏在了床下,担心被发现,他们用纸壳遮住了脸。

  左侧房间里的几个妇女说,她们是甘肃省岷县种子镇同喜村的,每年这个时候都来哈尔滨乞讨。今年到这儿也就20多天。“种的地收了也卖不上钱,出来要点,手头也就富裕点。”其中一个年纪较小的妇女说道。

  “隔壁的房门怎么上了锁?是谁把她们锁在屋里的?里面住的是什么人?”记者询问道。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下,摇头说,她们回来时就这样。

  “你们需要帮助吗?我们可以联系救助站送你们回家。”记者好心地说。几个人连连摇头,“不去,我们不去那儿。”一听说要去救助站,几个人异口同声地拒绝,并一再说他们过几天就走。

  临出门时,记者看了眼对面那间被锁住的房门,心中疑窦重生:“难道这些乞丐是被人控制了?不然为什么要被锁起来呢?”


记者(左)和乞讨者交谈。

  对话 “哈尔滨钱好要”

  为弄清乞丐身份,18日6时许,记者再次来到太平北四道街的乞丐聚集地。原本拥挤的房间变得空荡荡,房门紧锁。看来,这些乞丐们都已经上工了。

  正往回走时,记者看到昨天那两名老乞丐和两名六七岁的小乞丐迎面走来。4个人操着一口外地口音,有说有笑地走着。一见记者,4人立刻没了声音。

  几番询问,对方始终用很生硬的普通话嚷着,“我听不懂”。正说着时,记者发现不远处一女一男两名乞丐朝“炉灰路”走来。女子好像发现记者了,示意身后那名乞丐赶紧离开。记者紧跑两步追上那名女子。

  这名女子年纪在20岁左右,上身一件浅红色上衣,下身穿一条灰裤子。脏兮兮的手里拎着一大塑料兜面食,糖三角、馒头,雪白雪白的,还冒着热气。

  “我家在河南,19岁母亲去世后我就嫁给了现在的这个丈夫。家里两个孩子也和我一起来的,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的那两个男孩。”女子在说这些话时,眼里流露着笑意。“我今年第一次来这里要饭,同乡人都说哈尔滨人最敞亮,钱也好要,我就跟着来了。”女子说,父亲今年60多岁了,和丈夫在老家种地维持生活。

  随后,记者来到红旗大街与先锋路交口,又发现了两名乞丐在车流中乞讨。当记者试图劝这两名乞丐到救助站接受救助时,乞丐竟又开始玩起了“捉迷藏”。好容易找到了一名抱小孩的妇女时,对方不但拒绝救助,而且还四处逃窜。

  面对这些强讨强要的乞讨“军团”,市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采取行动,还老百姓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

见记者拍照,小乞丐用帽子遮住脸。

  背后 行乞受人控制

  “今年乞丐比往年多了。”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一脸无奈地说,突然增多的乞丐让救助部门倍感压力。今年不仅乞丐人数有所增加,而且乞讨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现在救助管理是以“自愿求助,无偿救助”为原则,面对这些乞讨人员时,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只能采取劝离的方式。有的乞丐不配合不说,反倒很“嚣张”地嚷着“你们管得着嘛”。有的干脆夹“道具”转移,和他们“打游击”。

  那么乞丐背后是否有“老板”呢?救助二科科长杨乐群表示,有的乞丐是受人控制的。比如,南岗秋林地区的一个残疾乞讨者。这个乞讨者口不能言,全靠上肢爬行。每天早晨被人抬到秋林地区,沿街乞讨,下午又有人将其抬走。

  难道对于职业乞丐真的束手无策吗?2007年12月20日,哈尔滨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通告》。通告明确规定包括拦截机动车辆,在交通干道上穿行乞讨及拦截行人强行乞讨,或反复纠缠、强行讨要等8种滋扰他人的流浪乞讨方式,应由公安机关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