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70岁白发俄侨调整行程只为能在哈尔滨过端午
2009-05-30 12:03:3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5月30日讯 28日清早,70岁的尼古拉维奇·扎伊卡(音)兴奋得像个孩子似的,和他的中国邻居一起出门踏青,他终于又过上了小时候最爱过的端午节。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尼古拉维奇激动地说:“我已经有50年没吃着粽子了,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端午节的粽子!”

  尼古拉维奇是一名俄侨,他的父亲、母亲以及他们兄妹三人都出生在哈尔滨,在南岗区黑山街、道里区买卖街等地居住过。谈起小时候在哈尔滨的生活,已经白发苍苍的尼古拉维奇格外兴奋。他告诉记者,小时候,他有一位非常疼他的中国姥姥,那是邻居家的一位老人,常抱着他玩,给他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午睡时,他就躺在老人的臂弯里,感觉非常温暖。上学后,尼古拉维奇的中国朋友特别多,其中一名中国小伙伴马长林(音)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

  据尼古拉维奇介绍,那时候,马长林常到他家来学习俄语,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比亲兄弟还好的朋友,形影不离。两人一起在家门口弹玻璃球,到松花江里游泳、到太阳岛野游,端午节时一起去江边踏青、采艾蒿。长大后,尼古拉维奇考取了哈尔滨市电影放映员技术合格证,白天他去上学,晚上则在道里区一家电影院里放电影。

  尼古拉维奇说,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们全家去了澳大利亚,从此再也没过过端午节、没吃过粽子。这次退休的尼古拉维奇有机会回哈尔滨,他特意调整了一下行程,在哈尔滨过端午节。

  在尼古拉维奇的记忆里,端午节时,他的中国姥姥早早准备好粽子叶、江米、大红枣包粽子,还给他做好看的香荷包挂在脖子上,拿来五彩线给他绑在手腕上。端午节当天,周围的中国邻居会帮他家在门上插一把刚采的艾蒿;清晨,和马长林结伴去踏青,马长林会掏出两个红皮煮鸡蛋,一人一个撞鸡蛋玩……

  27日,因为总惦记着第二天一早去踏青,尼古拉维奇兴奋得没睡踏实。端午节一大早,他像小时候一样,随着人流往江边走,一路还买来了葫芦、艾蒿等节日物品。当年给他包粽子吃的中国姥姥早已不在了,今年的粽子都是热心的中国邻居、朋友们送给他的。粽子端上桌后,尼古拉维奇迫不及待地扒开一个,撒上一大勺白糖就吃了起来,边吃边说:“这粽子味儿一点没变,实在是太好吃了!”

  尼古拉维奇告诉记者,在哈尔滨过端午节,让他更怀念中国文化,他决定在哈尔滨再多待些日子,多叙叙旧,多品尝些哈尔滨特色食品,满足自己多年的心愿。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