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1日讯 “今年七月我就毕业了,虽然外地单位收入高,但我还是要留在家乡。”即将在石油学院毕业的王海洋打定主意留在大庆发展,受助于“十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的他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家乡。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自去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不断完善弱势群体综合救助体系,在基本生活、就医、就学、就业、住房、供热物业和法律援助“七位一体”的基础上,又将数字电视收费、医疗保险费用补贴、物价调解补贴等项目纳入其中,扩展为“十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体贫有所济、困有所帮、病有所医、学有所就。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余万人受益于救助体系。
据大庆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大庆市不断将公共财政倾斜于民生,调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全市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96.67万元,市区月人均补差值达到161.27元,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救助水平。
在解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后,我市又采取点面结合多层次医疗救助,在全市确定了8家市级定点医院,对低保对象就医实行免收挂号费和诊查费,减收住院费、医药费和大型器械检查费的“两免三减”办法;对低保家庭小学和初中生全额补助学杂费和课本费,高中生在此基础上全额补助住宿费、定额补助就餐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9689人次低保子女得到就学救助,市区两级财政共拨付补助费680万多元;去年,我市调整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低保家庭子女的救助方式,将一次性学业救助政策调整为按学年连续救助,截至目前已累计有1333人次低保家庭的大学生得到救助,市财政支出救助金400.63万元;我市还对城镇住房救助实行廉租房实物配租与货币化补贴相结合的办法,无房低保户每月可以定额领取房租补贴,截至目前已发放住房补贴126万元。
大庆市还建立了灵活应急救助机制,开展临时专项救助。在全省率先动用市本级价格调节基金,针对副食品价格上涨问题,市区按照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10元的补贴标准发放临时性生活补贴。到目前为止,我市已为65047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临时性生活补贴71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