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投入1135万元全力抗旱 受旱面积减少近40万亩
2009-06-05 11:15:01 来源:东北网-牡丹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5日讯 连续几天的降雨,使得牡丹江市耕地旱情有所缓解。6月4日,记者从市农委和水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经投入抗旱资金1135万元,投入抗旱机电井5430眼,全市受旱面积也从6月3日的222万亩减少到了185万亩。

  据了解,从全市旱情看,由于4月份降水偏多,土壤墒情较好,多数县(市)大田苗情较好,但受5月份高温、大风、少雨天气的影响,旱田逐渐失墒,水田小自流灌区接近断流或已经断流。5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8.3毫米,最少为东宁县10.4毫米,最多为宁安市27.8毫米,比历史同期少45—78%。全市主要江河流量接近常年,水库蓄水好于去年,但一些小河流接近断流或已经断流。水田渴水地块主要集中在东宁县大肚川河、老黑山河、小乌蛇沟河,宁安市马莲河、嘎斯河等小流域自流灌区及渤海灌区末段部分水田。

  为减少旱情带来的损失,各县(市)、区已启动抗旱应急预案,采取各种抗旱措施。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1135.6万元,其中,省投40万元,地方自筹406.1万元,群众自筹689.5万元,共启动机电井5430眼、抗旱设备4300台(套)、泵站84处,出动机动运水车辆9160台,日出动抗旱人数5.9万人。在全市大田里,均能看到缺苗地块的农民正抓紧毁种补种补栽,各地也做好了人工增雨的准备,各种运水、注水工具全部投入使用,确保不发生死苗现象。另外,各地均加强了苗期田间管理,不少地块开始实施铲前趟一犁或铲前深松,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采取叶面喷施抗旱剂、保水剂等办法,提高抗旱效果,采取挖截流槽、渗水坑、大口井提水等措施,解决水田泡田用水和插后干用水。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