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海林市优良环境 叫响“林海雪原”品牌
2009-06-14 10:38:0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绘沣 徐大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4日讯驱车从301国道驶入素有“林海雪原”之誉的海林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海林经济开发区。如火如荼的施工建设场面、鳞次栉比的工业厂房、72米宽的入城路和绿化带……着实让人对这个县级市刮目相看。

  热闹的场面、激增的指标数字背后,是海林市近年来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如今,优良的环境正成为“林海雪原”迅速崛起的第一竞争力。

  叫响“林海雪原”品牌

  “城如人,贵有品。”近年来,海林市始终将创建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全方位立体化工程综合整治,努力叫响“林海雪原”品牌,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为创优服务,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海林把优质高效的“保姆式”服务作为亲商安商的有力举措,出台了《对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的保障措施》,将原有行政审批事项从1108项减少到220项,取消34项收费,编制《收费目录》向企业和社会公开;制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项目审批跟踪问效考核办法》,对重点企业实施挂牌服务、协议服务,纪检监察部门还在开发区派驻联系点和联络员,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外部环境方面遇到的难题。

  为避免基层部门“中梗阻”,海林市要求56个涉及发展环境的重点部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从各自实际出发,分别制定服务发展、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的具体措施,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监督。同时,公开市委书记、市长和纪委书记的电话,直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并在市区繁华地段、公共场所和外来客商集中场所设立了“投诉箱”。

  启航(营口)大酱企业原来需要3个月才能跑完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手续,在海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多方努力下一天办结。从90天到1天,实现了为企业贴心服务的时间跨越。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经济就是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和吸引投资的核心竞争力。环境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推动力,这在今天的海林已成为基本共识。”市委书记马里说。

  通过加大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力度,促进了海林市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各行业部门服务承诺措施逐步完善落实。“一切依靠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已渗入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脑海深处。

  在海林市行政服务中心,客商们感受到的是真诚贴心的服务,“高效、超前、热情”充分营造出“亲商、安商、扶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在抓好软环境建设的同时,海林市按照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生态明珠城定位,加速推进城市环境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市、省级文明城市建设标兵市和省内唯一的园林化城市,并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可持续发展城市计划试点市。

  今年以来,海林实施“五城同创”、“五大战役”和“城乡洁净工程”,高标准建设了道路、广场、公园、学校和五星级酒店等一批重点工程,拆迁面积22万平方米,开发面积70万平方米,是过去5年的总和。启动了开发区12平方公里基础建设,园区企业达到45户,投资额23亿元,被列为全省优势产业集聚示范点。

  2008年,海林市全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2亿元,是上年的2.5倍,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海林速度”创造奇迹

  日前,海林市举行“双六十”项目开工签约仪式,3天内集中开工、签约项目66个,投资总额达61.1亿元。

  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大型塔吊吊臂舞动……随处可见的火热施工场面,让人真切感受到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

  2008年,海林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0.3亿元,增长17%;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7亿元,增长40%,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增长4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30.08亿元,增长36.3%。5月15日,海林市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一次性拿出400万元对经济发展功臣进行奖励,无论是奖励总额、单项奖金,还是表彰人数、涉及范围,在海林历史上均属首次。

  亚太地区最大、世界第三的国际家具制造企业台升国际集团,世界500强企业瑞典宜家公司,亚洲木地板骨干企业盈彬大自然和亚洲最大的珠宝加工企业世纪珠宝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全国五大电力公司已有3家进入海林,大项目加速聚集,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诠释着“海林速度”所创造的奇迹。

  今年1~4月,海林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69亿元,同比增长40.9%,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86万元,增长68.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10.5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64亿元。

  以全局之力优化发展环境,以环境发力推动经济前行。如今,海林市正呈现出追赶、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