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5日讯(记者马士和庞伟建常擎旗田澍良刘超宇东北网记者李富喆)6月29日,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兴安镇额木尔河南岸的二十五站村旧址,想对古驿站的第二十五站遗迹进行深入探寻。
此时正值丰水期,额木尔河水面宽阔而湍急,过河变得很困难。可是,这对每天过河种地的农民来说,还不算什么大困难。他们用3只旧的小船改造成了一只大船,不仅可以渡人过河,还可以用来摆渡大的车辆和机械。因为过河后,这个旧址上还有很大面积的土地,所以我们也必须把汽车渡过河去。这里的农民二话不说,迅速地开动起他们的大船,并找来几位正在农忙中的农民。说起渡河好像容易,做起来真是十分辛苦。几位农民朋友在冰冷的河水中跳上跳下,还要抬起沉重的跳板,搭好后校正位置;那么宽的大河,那么沉重的大车,那么简陋的自制小船,想起来特别难、又似乎很有危险的事情,他们做起来却显得很轻松。
到了对岸,因为水大,大船根本靠不上岸,他们又毫不犹豫地下河拉船运车,又把我们逐一地送到岸边。他们齐心协力,很快一起帮忙摆渡过了河。来到一位农民家中采访。在镇长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屋中,却见房内空无一人。镇长说,他们全都下地了,只要看到来人就会回来。果然,一会,家中的男女主人分别从不同的田地中跑了回来。女主人跑得一身汗,却顾不得休息,就急忙洗手要给我们做饭。在我们一再申明不能久留的情况下,她才坐下来陪我们聊一会家常。
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家中的男女主人都忙不迭地要给我们杀鸡、拿点笨鸡蛋等。虽然我们都婉言谢绝了,可他们的那份热情却让我们心里好温暖,好感动。晚饭时,我们正热烈地交流着白天探寻古驿站旧址的收获时,忽然,一个人走了进来,大声地问我们,谁将一件衣服落在了第二十五站了。我们一看,正是我们当时遗落在人家的。来人说,那家的主人专程给我们送了回来。当时,所有的人都在一时间无语了。因为,要知道,他这一次专程,却是先要走出二公里左右的旱路,然后再渡过额木尔河,再骑摩托车赶10公里的路。眼下正是农忙的高峰,他却专为给我们送一件衣服特意而来。我们的感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多么勤劳的农民,多么质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