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刘永坦——亮剑天下的雷达“帅才”(中篇)
2009-08-24 10:05:4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赵明地 蔡廷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1985年,刘永坦带领他的课题组成员攻克关键技术。
1987年10月,刘永坦(右二)访问英国爱丁堡大学。
1991年,刘永坦(右一)获首届光华科技基金奖特别奖。图为朱光亚院士(中)在颁奖。

  再度亮剑必显威

  没有想到,如侠士一般剑指长天的刘永坦却是个音乐爱好者,尤其喜欢听贝多芬的交响乐。他常常感到,交响乐的音符和雷达发射出的波束相融在一起,是他生活的交响曲。

  当那项原计划十年才能完成的“新型雷达技术”,仅仅八年就以“居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度评价划上圆满句号时,难得在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陶醉一下的刘永坦,又在谋划着将“新型雷达成果”变成型号装备海军。这一次,他知道至少再需要八年!

  经过几个昼夜的无休无眠,面对人生的又一重要抉择,刘永坦再一次作出了为大义舍小利的决定。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刘永坦“意外”地深深感动了一回。弟子们在得知他的决定之后,竟然全部义无反顾地作出了全力支持的决定!

  有了这样一支能战斗的队伍,有了这样一种精神的支撑,刘永坦便有了一种踏平坎坷后获得新生的从容。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继续提高雷达性能的要求,新型雷达不仅要探测更远的海上目标,还要探测低空的飞机目标。于是,刘永坦和他的同事们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和国防预研计划的新型雷达研制工作。

  从此,新型雷达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随着项目的进展,刘永坦院士在哈尔滨、威海、上海、北京等地奔波,越来越忙。

  短短几年,在他剑锋所指的创新之路上,已是荆消棘退、繁花开遍——历经五年鏖战,刘永坦率领“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即ISAR)重大项目攻关团队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实验ISAR,并通过大量外场实验,录取了大量珍贵数据,完成了对飞机目标的雷达成像,为我国ISAR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达到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199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另外,他负责进行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以及首届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

  在人生一个又一个八年的奋力搏杀中,“雷达”已被刘永坦当作生命词典中的唯一名词。是怎样一种力量将这个内陆学府知识分子的命运与保卫祖国海疆的使命紧密相连?

  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在那个充满苦难的年代,出生不到一年就要在父母凄惶怀抱中开始逃难生涯的刘永坦,幼小心灵深处早已悄悄种下科技救国的种子。带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少年刘永坦结束了流亡学子生涯,以优异成绩考上当时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中央大学附中;六年后,他又在祖国雨过天晴过后以第一志愿走进当时有着“红色工程师摇篮”美誉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踌躇满志的刘永坦离自己科技救国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在哈工大,刘永坦经过了一年预科、两年本科学习后,正赶上李昌校长要建无线电工程系,派6人去清华大学进修无线电技术,他作为其中一员来到清华大学进修。水木清华,厚德载物。短暂的两年时光,让年轻的学子受益匪浅,与雷达的“缘分”也从此有了基础。

  1958年,学有所成的刘永坦回到哈工大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1958年之夏,在哈尔滨最美好的季节里,刘永坦走上大学讲坛,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成为这所大学向科学进军的“八百壮士”的中坚之一。

  1964年春,刘永坦参加了科技攻关的第一战,承担了国防科工委下达的“单脉冲延迟接收机”研制任务,主持并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

  让人遗憾的是,刘永坦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这第一项研制任务,“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

  他插队到黑龙江省五常县,积肥、种地、插秧,与无线电暂时隔了缘。在农村为时两年的紧张耕耘之余,他悄悄地抽空研读携带的一些专业文献并复习英语。繁重的水田劳作使刘永坦落下了伴随他一生的腰病。

  令人敬佩的是,逆境和坎坷并没动摇他献身崇高科学事业的宏愿。

  1973年回到哈尔滨以后,刘永坦忧虑地发现哈工大乃至整个中国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仍然处于停滞状态。当时他所在的专业正从事新雷达器件的研究。由于研究需要大量数字计算,他经常一个人往返三四个小时的路途赶到哈尔滨计算机研究所,利用那里的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对器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设计方案。与此同时,他还在一点一滴地积累着有关电子、雷达的新知识,充实自己,准备着、期待着……

  异域锻造壮国志

  1978年8月的一天,刘永坦正在修抗洪江堤,一纸去北京语言学院参加出国人员外语培训的通知让没有任何准备的刘永坦来到了北京,走进了阔别已久的考场。

  “祖国终于记起了我们,多年的知识积累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考场上,已步入中年的刘永坦,用刚刚放下铁锹的手,颤抖地抓起了答题的笔……让他备受鼓舞的是,他考上了出国外语培训的快班。1979年2月,他被委派作为进修学者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修和工作。

  英国,雷达的发源地。在那里,聚集着一大批雷达技术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先进的实验设备。

  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饮誉世界的雷达权威,刘永坦的导师谢尔曼教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多么千载难逢的学习机遇!刘永坦一心扑在学习上,顾不上参观伯明翰这座陌生而又有人文传统的英国第二大城市,顾不上参观世界各国旅游者追逐的热点——莎士比亚博物馆,甚至没有心思多看一眼耸立在中心广场的瓦特纪念碑。在刘永坦来这里进修之前(“文革”期间及“文革”前),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曾接受过少量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在久负盛名的伯明翰电子工程系,实际上干的都是科研之外的辅助工作。

  刘永坦来到这里,很快就从自己的现状了解到过去对中国留学生的安排,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不亚于幼年逃难时那般难受。可是,从风雨和坎坷中走来的刘永坦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暗暗使劲,用心去学。很快,他的勤奋、他的刻苦、他的才华得到了谢尔曼教授的信赖和赏识:谢尔曼教授让他参加了一种新型雷达的核心部分——高频雷达信号处理机的研究课题——属于难度很大的雷达关键技术领域。

  刘永坦深知此课题的艰巨性。他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中国。”正是这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励着他奋发向上、不甘落后。此后,他一头扎进了书海和实验室,广泛研读最新文献资料,全面剖析专家学者的成功与不足,深入研究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雷达信号处理的结合。设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无数个日日夜夜就在刘永坦的拼搏中这样走过。终于,在一年多后,刘永坦顺利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号处理器的研制工作。

  他的导师谢尔曼教授评价说:“由刘永坦独自完成的工程系统,是一个最有实用价值、工程上很完善的设备,其科研成果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际上都是很重要的。他的贡献是具有独创性的。”刘永坦的非凡才华和创造精神也受到伯明翰大学的赞扬。在进修期间,伯明翰大学授予他名誉研究员称号,并以诱人的待遇和优越的条件聘他留校工作。

  “我学有所成,当然要回国。在英国,无论我工作多么努力,取得了多大的成绩,终归是在给别人干事。即使我发表一篇论文,也还得冠以‘英国’。回到自己的祖国,我可以堂堂正正地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啊!”于是,刘永坦婉言谢绝了伯明翰大学的留聘,他觉得祖国辽阔的海疆在等待自己。

责任编辑:邵月明

黑龙江晨报推出“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