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公共空间被占 人行道成停车场湖心岛变大排档
2009-08-24 15:22:5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崔志强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餐桌抢占机动车道的现象时常可见。

公园湖心岛被圈占成为大排档。

人行道被圈占后成为收费停车场。

  东北网8月24日讯 当年,“××专用”、“××自用”此类主权色彩浓重的标牌在城市街头刚一亮相曾招致斥责一片,如今人们已然见惯不怪。当初,“街路使用权有偿转让”是政府部门为整治日益无序占道行为的一种尝试,现在看来,这一颇具人性化的管理尝试显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送走了“大冬会”、“哈洽会”那段难得的清净日子,哈尔滨很快又恢复了常态。无道不停车、无街不排档,无序占道下的混乱更胜往年。而随着路权争夺的日趋激烈,受到启发的各路商家开始向公交站台、公园广场、沿江滩地等更为广阔的公用领地进军,使得原本就不丰厚的公共资源变得愈发贫瘠。

  城市公众空间日渐贫瘠

  人行道渐渐丧失功能,公交站台、公园广场、沿江景区正一步步被蚕食

  天刚放亮,建国街一家足疗馆的业者便将两块移动式占车牌立在了道边。“这条街车位紧张,白天外来办事的车乱停乱放,如果不早点儿占上,等客人来了就没地儿停车了。”

  在哈尔滨许多繁华路段,“××专用”、“××自用”之类的“私家停车场”标志随处可见,即使在那些并不具备停车条件的小街路,沿街商家也拦线圈地或立物占道以示主权,仿佛只要贴上“专用”标签,门前的街路就顺理成章成了不可侵犯的私人领地。

  晚间这种情况更甚。哈市一些大型酒店、歌厅、洗浴等场所周围的空地和人行道路上的“临时停车场”很快就车满为患,在保安的引领下,前来消费的车辆又相继被引导到路边的车行道、周边的小区庭院。

  哈尔滨是个典型的车位紧缺的城市,目前车辆保有量达到60万,可现有的停车场、车库、车位仅有11万个。商家不仅在门前划定专用车位还抢占并不属于他们“势力范围”的公用车位,使得本就紧缺的停车位变得更加紧张。爱建小区的张先生说:“外出办事停车难,回家停车依旧难。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不让进车,小区外有停车标志的地段不是收费就是商家专用,不得已,我们很多车主只能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将车停在设有禁停标志的路段。”

  因商家占用门前人行道的现象处于无序状态,在一些人流密集的繁华地区,人行道行人的功能几近丧失。而个别投机分子很会“看清形势”,私自画线、立牌,做起了马路收费停车场这一无本的生意。

  大马路被占,小街路同样未能幸免。

  松源街是道里区一条并不出名的小街,这个夏天,沿街众多小饭店纷纷将桌子搬到室外,十余处大小露天排档将这条小街扰得沸沸扬扬。

  几年前,城市管理部门在部分城区尝试开展大排档试点工作,以期通过采取疏导结合的管理模式治理马路餐桌泛滥这一城市顽疾,结果却没走出“打不死,放就乱”的怪圈。不少已取得合法占道经营资格的大排档也开始随意外延占道,更多原本并不占道经营的小饭店也相继在门外支桌经营。在草市街、经纬头道街、道外北七道街、平公街等烧烤大排档密集区,人行道已完全沦为了私家餐厅,在烟雾的笼罩下,沿街居民开窗透气都成了一种奢望。

  据公交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哈尔滨市现在公交候车站台3000余处,少有不被商贩挤占的,其中有50多处站点公交车常年无法正常进站。建国公园公交站台、公路大桥公交站台、友谊路公交站台、玛克威商厦门前公交站台等公交线路比较密集的公交站点长年被众多流动商贩包围,烤火腿肠的、卖水果的等各色商贩占据了站台的大部分空间,使得原本宽敞的站台变得拥挤不堪。而在早晚交通高峰期间,许多营运车辆也赶来添乱,占据公交专用通道揽客拉客,进站的公交车不得不驶出老远停在马路中上下客,乘客在车流中穿行追逐公交车的惊险场面时常可见。

  同样带有公益性质的众多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也难逃被侵占的厄运。近年来,众多公园相继免费向市民开放,可随之来的各类频繁的商业活动却令市民不满。如果说,公园的管理部门为了弥补管理经费不足适当开展商业活动倒情有可原,可当过多过滥的商业活动挤占了大量的公园空间时,公园的公益性、休闲性就不得不大打折扣。同时,屡禁不止的流动商贩的入侵,也在蚕食这有限的公共资源。更有甚者,一些人还在公园、江边随意圈占公众休闲空地支起一张张简易桌椅,在管理者的眼皮底下收起了“租子”。

  公共资源何以成了争食的蛋糕?

  是什么让这些人如此有恃无恐地将公共资源据为己有?又是谁给了他们牟取私利的权力?

  从江北滩地管理部门一负责同志直言不讳的解释中,我们也许能听出点儿什么———“这片沙滩是我们好不容易从水务局滩涂管理部门手中争取过来的。我们是企业,当然要用手中的资源经营赚钱。现在这片沙滩我们承包给了个人,我们收他的承包费,他怎么收费赚钱我们干涉不了。至于说市民使用公共滩地该不该收取场地费这得看你怎么理解。我个人认为,既然承包人已经在沙滩上投入了资本并向你提供相应服务,收取必要的费用也在情理之中。”

  同样是因为利益,一大排档业者曾说:“以前规规矩矩在小饭店内经营的时候,一年辛苦下来也就挣个十万八万,现在搬到室外后,面积也大了,一个夏天能挣过去的几倍。”一个曾开过收费停车场的人透露,在他做过的众多生意中,只有马路停车场是只赚不赔的无本买卖,而且利润惊人……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选择上,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而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资源更给他们追求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方便。马路经济繁荣的背后是滚滚财源,可遗憾的是,创建这些公共资源的政府以及牺牲了自身利益的百姓并没有从中得到相应的好处。

  城市道路可不可以用来经营?如果可以,政府可由此多了一项收入。几年前,为了规范无序的占道行为,也为了收回流失民间的公共利益,城市管理部门开始尝试性对人行道的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比如为一些具备门前停车条件的商家办理占道停车审批手续,在部分城区开展大排档试点工作,并通过收取临时占道费以增加财政收入。可令管理部门尴尬的是,收与支相差太远———由于占道经营等原因,哈尔滨人行步道板每年人为破坏近30万平方米,损失近千万元,相比之下那点占道收入根本微不足道。

  收复失地的艰难

  路权放开后的连锁反应让管理部门始料不及,因为谁也不会想到,大排档试点竟然试出了如今的满城餐桌。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商家门前人行道停车场的设立上。当时,哈尔滨有中高档大酒店、娱乐场馆上千家,而通过审批拿到停车场手续的不足10%。尽管许多商家没通过审批,可这些不具备门前停车条件的商家仍然画线立牌占地盘,而就在哈尔滨市所有商家门前停车场、停车位都已过审批时效的今天,这些商家仍在一如既往行使着“××专用”、“××自用”的特权。

  近些年的各类专项整治,被看作是一场政府部门与商贩的公共资源争夺战。其中的一次整治活动4天查处1000余辆违章停靠机动车辆;宣化街、大成街、和兴路、清滨路等街路上的24处60余个违章设置的占道挡车设施强制拆除;大成街、文昌街等处的4个违规停车场被清理取缔;道外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对繁华路段展开专项整治,清理占道大排档15处……为了整治城市公用资源被随意侵占这一城市顽疾,管理部门整日奔波,忙得焦头烂额。但事情往往是,在专项整治、集中清理后,各类侵占公共资源现象仍旧,且愈演愈烈。

  这是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一方面,是管理部门叫苦不迭,他们说,我们已经在尽力了,但违章现象太多,明显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老百姓怨声载道,他们说,管理部门根本不作为,或是有个人利益牵扯其中,要不然为什么这些现象连年整治不见起色,为什么市民的举报经常石沉大海,无人过问?走访中,一酒店老板坦言:“人行道又不是个人家的,哪能是谁想占就占得了的。就拿我在店门前开大排档来说,当初也是托人弄景,方方面面没少打点,虽然正规占道手续没办下来,但我毕竟已在事先打好‘招呼’,得到相关部门默许了。这几年,我和执法部门关系处得相当好,平常他们从不来我这儿找麻烦,有大行动的时候也会提前知会一声,这对我来说就足够了。”他介绍,为了不给管理部门添乱,对那几名经常告状的楼上居民他也想办法“摆平”了,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一直相安无事。

  据有关人士介绍,违章占道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除客观历史原因外,与相关法规滞后及管理不力有着直接关系。由于历史原因,哈尔滨市临街建筑门前预留停车场欠账较多,临街建筑门前没有停车场或配建停车场不够用的问题十分突出,从而导致了车辆乱停乱放,违章占道现象严重。针对停车场管理,1998年哈尔滨市出台过一项针对停车场管理的《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但该条例在2004年被废止后至今还没有新的相关地方性法规补充,使得目前对停车场管理尤其是违规停车场的处罚执法真空。对于其他侵占公共资源的行为,管理部门往往有诸多难处:如对露天排档,“基于市民有这方面的需求,不好一棒子打死,只能慢慢疏导,逐步规范”;如对侵占公交站台的小摊贩,“他们流动性强,经常和管理人员打游击,难管难清,况且这些摆摊者大多是下岗或无业人员,出于人性化管理,也不能管得太严”……

  与民争利:公共资源不是市场资源

  许多市民认为,哈尔滨之所以会出现众多的“××专用”、“××自用”,之所以露天排档泛滥成灾,这当然有利益的诱因,但与管理部门的“纵容”也不无关系。也许管理部门开放道路经营权的初衷是好的,但放开并不等于放手。在许多地方,各部门职能交差、互相推委现象严重,以罚代管、人情执法的现象普遍,以至于各商家、单位甚至普通市民说占就占,说堵就堵,而管理部门处罚时大多一罚了之,过后违章现象依旧。

  “公共资源不是市场资源,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经营,实质上都是与民争利。”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杨说,以商家随意圈占人行道为例,这就是典型的侵犯公众权益的行为。尽管此类现象的出现与城市建设先天不足有直接关系,但以牺牲公众利益来满足少数人利益需求的做法实不可取。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属公共产品,是政府提供给全体市民的必要的生活保障,如果公共资源不能公用,而成了商家或个人无偿使用的私家财产,那“城市发展,以人为本”就成了一纸空谈。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与日增加,市区停车难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商家挤占人行道的这一现实问题,最终还要依靠市政建设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尽快健全和管理的加强。目前,全国各地都陆续出台了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哈市也应尽快出台有关规定。如果管理办法出台,可以理顺管理主体,改变目前无序经营状态,对私设停车场的商家进行处罚,缓解停车不规范带来的交通压力。鉴于目前哈尔滨市停车位严重短缺、车辆随意占道的现状,有关人士建议,在今后的旧城区改造、城区街道拓宽、路桥建设过程中,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预先留出一块空地,规划出一定场地,用于建设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如此才能在缓解停车难的同时,有效解决车辆侵占人行道的问题。

  董鸿杨说,公共资源被侵占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城市的共性问题。基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基础设施尚待完善的情况下,我们不是不可以尝试性地有条件地放开部分公共资源的使用权,但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功能定位,就是说公共资源放开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保证其服务大众的基本职能。同时,政府部门更要加强日常管理。目前马路停车、马路工厂、马路餐桌等在哈尔滨市遍地开花,已成为文明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严重阻碍,由于“法难责众”,数次清理整治都收效甚微。要想解决这一困扰我们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单靠每年几次随机性的专项整治、集中清治显然很难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并制定出一个科学规划、长效管理的好办法。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