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打造稻谷加工产业新增长极
2009-08-24 17:58: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秀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自去年年底到今年以来,稻谷价格高位滞涨,稻强米弱格局一直延续,各种资本急剧向稻谷加工行业流动,预示着稻谷加工行业新一轮竞争即将开始。在市场竞争更为白热化阶段,米业中的“旗舰”——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高举振兴稻谷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的大旗,打造稻谷加工产业新增长极。

  题:调整结构打造稻谷加工产业新增长极——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创新发展纪实

  东北网8月24日讯 盛夏季节,我们来到了素有“粮下江南,米供三军”之美誉、“中国米王”之称的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感受这里对稻谷加工产业进行的一场“革命”。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稻米进行有效的深加工全利用,可使稻谷加工前后的产值比由粗加工的1:1.2提高到1:8,增值近8倍。发达国家粮食产品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而我国只有20%-30%。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水稻等粮食资源优势亟待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水稻精深加工实现大幅度增值上,尚处在初级阶段。面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北大荒米业集团董事长明友珍。据他介绍:北大荒米业集团成立于2001年8月,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跃升为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稻谷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已经成为稻谷加工行业名副其实的“旗舰”,但近年来,稻谷加工行业“风起云涌”,全国大小稻谷加工企业已达7600多家,行业内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市场出现了恶性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北大荒米业积极响应农垦总局党委号召,制定了“百亿跨越发展规划”,暨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通过实施“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精深加工,产业升级”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增强了企业获利能力,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40.65%,利润3015万元,同比增长196.46%。

  调整布局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在谈到稻谷加工企业怎样调整结构,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时,明友珍表示,市场是千变万化的,这种变化只能让不敢应对,不知如何应对变化的企业跌进深渊,但为不断创新发展的企业带来了机遇。要发展粮食加工产业,政府在宏观上要进行调控,扶优扶壮一批有基地优势、市场优势、研发优势、加工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要正本清源,制定和完善各种标准,使不达标的企业退出市场,避免恶性竞争。我们作为稻谷加工行业中的知名企业,一边要引导市场、适应市场,一边要做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为实现粮食加工产业升级做出贡献,只有把二者结合好,才能达到共同的目的。

  针对稻强米弱,竞争激烈的市场现状,北大荒米业首先从整合入手,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针对产能布局上“大而散、小而全、产业链短、管理半径过大”的问题,从去年下半年我们就大手笔,下猛药,关、停、并、转一批产能、资源、仓储、运输不匹配、不具规模的小厂,淘汰落后产能130万吨。调整产能布局的目的就是围绕“米、糠、壳”三大技术研发路线,形成建三江、卫星、友谊、迎春等10个制米公司稻谷综合加工产业集群,使制米公司除具有生产高、中、低端大米的功能外,还可生产米糠油、米糠蛋白、糠蜡、膳食纤维、谷维素等产品的能力,同时还具有稻壳烘干、稻壳发电等功能,实现稻谷资源的全利用,采取加工组合模式,体现综合效能,提升综合效益,把稻谷产业链条中的衍生品“吃干榨净”,形成整个资源的循环流动,发展循环经济,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从这一目的出发,2006年,北大荒米业在建三江制米厂建成30万吨稻谷综合加工项目,成为行业中首个示范项目;2008年8月在迎春建成30万吨稻谷综合加工项目,并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2009年4月又在友谊、卫星破土动工建设两个产能共计60万吨的稻米综合加工项目,五常10万吨高端米加工项目也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北大荒米业自2006年以来就开始今年投资的3个稻谷综合加工项目中,卫星项目增加了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友谊项目增加了生物质发电技术;五常项目增加了营养配方米技术,3个项目年底全部实现投产,当期产能目标实现300万吨,向2020年产能实现500万吨进军。计划到2012年,一个“产能优势明显、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闭环”的稻谷加工产业格局将基本形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大荒米业三江制米公司位于中国米都----建三江的核心区,同样是年加工稻谷30万吨的米业巨无霸,除了加工稻谷、米糠油和谷维素外,今年更是锦上添花,一种可用于生产米糠蛋白的优质原料——低温脱脂米糠在这里诞生。专家认为,这一成果为我国制米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供借鉴,而且标志着我国在食用蛋白加工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北大荒米业整合资源,调整产能布局带来的集约优势,保证了米糠资源的集中和稳定。低温脱脂米糠的问世,使米糠蛋白的批量生产成为现实,仅一个三江制米公司产出的低温脱脂米糠年产值就超过1亿元。

  今年4月,总投资2340万元的北大荒米业稻壳替代燃煤供热项目正式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这是国内首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利用稻壳烘干领域的CDM项目。作为国际最早将稻壳纯燃应用制米行业的企业,利用稻壳替代燃煤减少二氧化碳的节能减排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消耗稻壳11.4万吨,节约煤能源8万吨,仅燃料一项年可节约资金5200万元左右。今年7月,北大荒米业成为黑龙江垦区唯一受到省政府嘉奖的节能企业。

  在实施“纵向延伸”战略中,新兴“朝阳产业”在北大荒米业一个个工厂孕育,一个个环节增值,这就是“纵向延伸”战略的神奇魅力!


 

  记者观察:

  通过几年的发展,北大荒米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迅速崛起。特别是辐射带动基地建设能力,规模化生产能力,均衡一致的供货能力和专业化的精深产品开发能力均列行业之首。经权威机构认证,“北大荒”品牌价值达103.37亿元;“北大荒”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自2002年以来,被农业部等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北大荒米业集团“吃干榨净”的加工组合模式,加上百亿的品牌价值,可使每吨水稻增值800多元,如果水稻以50%深加工量计算,黑龙江省仅水稻一项每年可增加产值近70亿元,全国水稻一项可增加产值760亿元,成为我国粮食加工产业新的增长极。

  市场定位准确,渠道终端并举,催生2万客户

  在问及市场开拓方面工作时,明友珍介绍,国内市场素有“得京、沪者得天下”一说,要巩固“中国米王”的地位就必须抢占市场制高点,把这种市场制高优势转化为市场强势,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设立了北京、沪宁、广州、川渝、郑州、江苏、西安、兰州八个分子公司,确立了全国的A、B、C类目标市场,形成以东北为基础,以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为制高点,以华南、华东为中心,向华中、西北纵深挺进的销售战略格局。20个省基本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中心,辐射地、县级城市的全国渠道网络布局。同时,推进产品及品牌战略规划,在北京、广州、天津成功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新品推介会,叫响了“寒地黑土、雪域平原、阳光湿地”的优质地域概念,“北大荒米鲜天下”的品牌诉求得以快速有效传播,促进了终端网络的大幅扩容。截至7月底,北大荒米业又与京、津、沪、浙、苏、闽、粤等主销区政府建立了长期粮食安全战略合作,开辟工业用粮、特供军供、农产批发等渠道市场。为迅速提升北大荒米业市场拉动能力,今年以来,把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分为4个系列、13个单品,并给予准确定位,把有机和绿色产品作为高端市场的主打产品,主推20个省的10000家超市,有“天然好米、旷世奇珍”美誉的“江源金钻米”,每公斤卖84元。高端市场定位后,把“北大荒精洁米”等品种主推20个省的10000家社区店。

  思路对头,产品定位准确拉动了终端销量,今年上半年超市客户已达6300多家,社区店3000多家,到年底将实现万家超市、万家社区店拓展计划。

  在叫响北大荒品牌,市场营销取得初步成果之后,北大荒米业创新思维,从今年开始,由专心致志“大米专营”又向“横向拓展”跨越,实现粮食作物的多品种营销。依托北大荒品牌,将玉米、大豆、红小豆、小米、芸豆、油菜籽等杂粮作物全部启动经营,面向全国招收专家级营销人才,成立了“北大荒米业集团粮油贸易公司”,开辟新的销售渠道,销售芸豆、大麦等13类杂粮小包装产品。今年2月成功操盘加拿大温尼伯1号油菜籽;争取了大豆国储指标并完成收储;进行玉米、瓦饼、豆粕的国内国际贸易等。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拓展类业务收入3.5亿元。在“横向拓展”计划中,北大荒米业今年将实现50万吨销量。目前,正在实施一项我国稻谷加工企业从未涉及的经营项目,到运营成功时,北大荒米业将实现更快发展。

  记者观察:

  如果说“纵向延伸”是北大荒米业发展战略的精耕细作,那么,“决胜终端”、“横向拓展”就是企业经营者做大做强的创新之举。我们更加期待着这个“我国稻谷加工企业从未涉及的经营项目”早日出炉,发挥他的神奇作用。

  追根溯源探寻北大荒米“鲜”天下的秘密

  “寒地黑土,雪域平原,丛林溪水,呵护稻田”,从企业的广告语中感受到了北大荒大米的出处与众不同。周围的同事、好友一提北大荒米都说好吃,这次来到北大荒米业顺便要问个究竟。分管水稻基地建设的负责人兴致勃勃地指着地图说:“北大荒米业水稻基地分布在世界仅存三大黑土带之一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河湿地和美丽的兴凯湖畔。为什么“北大荒米鲜天下”,这与北大荒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管理种植有很大关系。北大荒米业水稻基地远离城市和工业厂矿,没有污水、粉尘、废气、油烟等污染,空气清新,是绿色、有机食品的最佳基地。寒地黑土的特质,大大减少了越冬病菌和虫卵,很少有病虫害发生。水稻基地全部为50年代后期开垦的荒地,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在3%-5%,水稻种植仅有20年左右的历史,被专家称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阳光地带”。雪域平原的气候,造就了一年收获一季,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照充足,积温高,十分利于水稻生长的优越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建三江垦区水稻大多引原生态的三江水浇灌,水质好,营养丰富,有利于水稻生长。另外,北大荒米业生产原料来自黑龙江垦区的28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农场,对基地生产采取“统一供种,统一品种布局,统一生资管理,统一栽培模式,统一作业标准”为内容的“五统一”管理,保证了水稻的良种供应,规范管理。良好的生态资源、特色的土质、原生态水源、科学种植和管理成就了北大荒米营养丰富,口感上乘的品质,这就是北大荒米为什么有别于其他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至于为什么说北大荒米突出一个“鲜”字,是因为北大荒的大米从种植、收储、加工、销售,原料都是当年的新水稻,而且保管水平高于国家相关标准,生产的设备都是日本佐竹和瑞士布勒等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在质量管理上,以国际化发展为目标,在行业内首家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O22000管理体系认证,在质量安全上有可靠保障;集团还是铁道部重点大客户,在及时运输上能够得到保障,保证了产品的上乘新鲜品质。

  据悉,北大荒米业今年计划收储加工水稻205万吨,杂粮50万吨,牵动280万亩水稻基地,实现企业农户双增收的产业化效益。

  记者观察:

  北大荒米业的基地管理创新,产品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的三大创新体系,体现了北大荒人诚信务实的高尚品格和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他们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和谐发展之路,能够把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来兑现“奉献绿色精品,关爱生命健康”的承诺,对自然和社会,对推动稻谷加工产业升级,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如果企业都有保护自然,构建和谐,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行为,我们就一定会永远拥有碧水蓝天,企业都能从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角度出发,把科学发展真正的落到实处,我们就一定会拥有富足美好的未来。从中还感悟到,北大荒品牌的背后是北大荒人的素质和品德。祝北大荒米永鲜天下!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